검색
입력 내용 삭제
문자입력기
검색
부수검색
음가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검색
열 람
승정원일기
정보화사업
승정원마당
왕 대
책별
조직과 기능
연혁
작성방식
사료적가치
기록유산
개 요
범 례
공지 사항
인조 - 고종
16대 인조(1623년~)
17대 효종(1649년~)
18대 현종(1659년~)
19대 숙종(1674년~)
20대 경종(1720년~)
21대 영조(1724년~)
22대 정조(1776년~)
23대 순조(1800년~)
24대 헌종(1834년~)
25대 철종(1849년~)
26대 고종(1863년~)
27대 순종(1907년~)
순조 3년
1803년 (계해)
1월
2월
윤2월
3월
4월
5월
6월
7월
8월
9월
10월
11월
12월
승정원일기 99책(탈초본 1870책) 순조 3년 8월 12일 갑술
1803년 嘉慶(淸/仁宗) 8년
1일
2일
3일
4일
5일
6일
7일
8일
9일
10일
11일
12일
13일
14일
15일
16일
17일
18일
19일
20일
21일
22일
23일
24일
25일
26일
27일
28일
29일
30일
雨雹
行都承旨
金達淳
坐
。 左承旨
金宗善
坐
。 右承旨
李海愚
坐
。 左副承旨
金履永
坐直
。 右副承旨
韓致應
坐直
。 同副承旨
閔命爀
式暇
。 注書
洪遇燮
仕
朴宗琦
病
。 假注書
朴宗璜
仕直
。 事變假注書
崔秀俊
仕
。
昌德宮에 머묾. 常參과 經筵을 정지함
○ 上在
昌德宮
。停常參·經筵。
○ 上在
昌德宮
。停常參·經筵。
○ 人定, 雨雹, 狀如小豆, 灑雨下雨, 測雨器水深九分。
○ 人定, 雨雹, 狀如小豆, 灑雨下雨, 測雨器水深九分。
○
金達淳
啓曰, 臣
達淳
, 以奉常提調, 祭物看品進去, 下直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金達淳
啓曰, 臣
達淳
, 以奉常提調, 祭物看品進去, 下直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傳于
金履永
曰, 進講入侍。
○ 傳于
金履永
曰, 進講入侍。
○ 傳于
金履永
曰,
元陵
亦當親祭, 該房知悉, 祭文更爲製進。 大王大妃殿, 傳于
金履永
曰, 再明日, 卽
仁顯聖后
忌辰也。
英廟
辛巳年追服, 而哀慕如初之事, 怳然如昨。 予則至今在世, 年年此日, 秖有愴咽而已。 今日干支, 又是甲戌, 痛慕之懷, 一倍難抑, 而展誠無路, 再明日
驪陽府院君
家, 遣承旨致祭。
○ 傳于
金履永
曰,
元陵
亦當親祭, 該房知悉, 祭文更爲製進。 大王大妃殿, 傳于
金履永
曰, 再明日, 卽
仁顯聖后
忌辰也。
英廟
辛巳年追服, 而哀慕如初之事, 怳然如昨。 予則至今在世, 年年此日, 秖有愴咽而已。 今日干支, 又是甲戌, 痛慕之懷, 一倍難抑, 而展誠無路, 再明日...
○
韓致應
啓曰, 卽者刑曹郞廳來言, 今此行幸時, 堂上一員, 當爲隨駕, 而判書
李書九
寶劍進, 參判
李得濟
, 以御營大將留陳, 參議未差, 無以隨駕云。 參議未差之代, 政官牌招開政差出, 以爲隨駕之地, 何如? 傳曰, 允。
○
韓致應
啓曰, 卽者刑曹郞廳來言, 今此行幸時, 堂上一員, 當爲隨駕, 而判書
李書九
寶劍進, 參判
李得濟
, 以御營大將留陳, 參議未差, 無以隨駕云。 參議未差之代, 政官牌招開政差出, 以爲隨駕之地, 何如? 傳曰, 允。
○ 傳于
韓致應
曰, 召對爲之。
○ 傳于
韓致應
曰, 召對爲之。
○
金履永
啓曰, 右副承旨
韓致應
, 今方入侍, 臣
履永
吏兵批兼進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金履永
啓曰, 右副承旨
韓致應
, 今方入侍, 臣
履永
吏兵批兼進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吏批의 관원현황
○ 有政。 吏批, 判書·參判未差, 參議
任希存
進, 左副承旨
金履永
進。 啓曰, 判書·參判俱未差, 小臣獨政未安, 何以爲之? 敢稟。傳曰, 只出緊任。 以
金載翼
爲刑曹參議,
尹益烈
爲兵曹參知,
李時秀
爲摠裁官,
韓永逵
爲右通禮,
濟州
牧使單
柳畊
, 今加通政加資事, 承傳。
○ 有政。 吏批, 判書·參判未差, 參議
任希存
進, 左副承旨
金履永
進。 啓曰, 判書·參判俱未差, 小臣獨政未安, 何以爲之? 敢稟。傳曰, 只出緊任。 以
金載翼
爲刑曹參議,
尹益烈
爲兵曹參知,
李時秀
爲摠裁官,
韓永逵
爲右通...
兵批의 관원현황
○ 兵批, 行判書
徐邁修
病, 參判
吳載紹
入直進, 參議
成鼎鎭
差祭, 參知未差, 左副承旨
金履永
進。 護軍
金羲淳
, 副護軍
金箕象
·
任焴
, 副司正
崔秀俊
。
以上竝單付
。
○ 兵批, 行判書
徐邁修
病, 參判
吳載紹
入直進, 參議
成鼎鎭
差祭, 參知未差, 左副承旨
金履永
進。 護軍
金羲淳
, 副護軍
金箕象
·...
○
韓致應
啓曰, 守令署經事, 命下矣。 諫院則旣已署經, 而憲府則行大司憲
李敬一
, 執義
尹羽烈
, 掌令
南涑
, 持平
林景鎭
·
沈普永
牌不進, 掌令
愼性眞
在外, 無以備員署經, 何以爲之? 敢稟。傳曰, 違牌人只推, 更爲牌招。
○
韓致應
啓曰, 守令署經事, 命下矣。 諫院則旣已署經, 而憲府則行大司憲
李敬一
, 執義
尹羽烈
, 掌令
南涑
, 持平
林景鎭
·
沈普永
牌不進, 掌令...
○
韓致應
啓曰, 守令署經事, 命下矣。 諫院則旣已署經, 憲府則行大司憲
李敬一
, 執義
尹羽烈
, 掌令
南涑
, 持平
林景鎭
·
沈普永
再牌不進, 掌令
愼性眞
在外, 無以備員署經, 何以爲之? 敢稟。傳曰, 只推, 更爲嚴飭牌招。
○
韓致應
啓曰, 守令署經事, 命下矣。 諫院則旣已署經, 憲府則行大司憲
李敬一
, 執義
尹羽烈
, 掌令
南涑
, 持平
林景鎭
·
沈普永
再牌不進, 掌令...
監察茶時를 한다는 韓致應의 啓
○
韓致應
啓曰, 行大司憲
李敬一
, 執義
尹羽烈
, 掌令
南涑
, 持平
林景鎭
·
沈普永
牌不進, 掌令
愼性眞
在外, 監察茶時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韓致應
啓曰, 行大司憲
李敬一
, 執義
尹羽烈
, 掌令
南涑
, 持平
林景鎭
·
沈普永
牌不進, 掌令
愼性眞
在外, 監察茶時之意...
○ 以執義
尹羽烈
, 掌令
南涑
, 持平
林景鎭
·
沈普永
再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韓致應
曰, 只推。
○ 以執義
尹羽烈
, 掌令
南涑
, 持平
林景鎭
·
沈普永
再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韓致應
曰, 只推。
○
金達淳
, 以吏批言啓曰, 新除授
濟州
牧使
柳畊
, 前任
昆陽
郡守時, 解由未及成出, 何以爲之? 敢稟。傳曰, 勿拘。
○
金達淳
, 以吏批言啓曰, 新除授
濟州
牧使
柳畊
, 前任
昆陽
郡守時, 解由未及成出, 何以爲之? 敢稟。傳曰, 勿拘。
○
李海愚
, 以兵曹言啓曰, 今此行幸時, 侍衛禁軍, 不可不點擇以行矣。 各番禁軍中, 新受馬及病蹇不能致遠之類, 依例推移替直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李海愚
, 以兵曹言啓曰, 今此行幸時, 侍衛禁軍, 不可不點擇以行矣。 各番禁軍中, 新受馬及病蹇不能致遠之類, 依例推移替直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李海愚
, 以禁衛營言啓曰, 今番行幸時, 本營當隨駕, 而軍色從事官
金在昌
, 以司僕寺正陪從矣。 陣上不可無文從事官, 從事官
金在昌
, 今姑改差, 何如? 傳曰, 允。
○
李海愚
, 以禁衛營言啓曰, 今番行幸時, 本營當隨駕, 而軍色從事官
金在昌
, 以司僕寺正陪從矣。 陣上不可無文從事官, 從事官
金在昌
, 今姑改差, 何如? 傳曰, 允。
○ 護軍
吳泰賢
疏曰, 伏以臣卽伏奉吏曹名帖, 以臣塡差於
健元陵
秋夕祭獻官。 臣之殫竭報效, 惟在筋力奔走, 而自四五日以來, 忽得寒疾, 頭疼如碎, 支節刺痛, 寒熱交作, 勺水不下, 貼身床褥, 轉側須人, 束帶受香, 斷無其望, 玆敢倩人構疏, 冒死仰籲。 伏乞天地父母, 俯垂諒察, 亟令該曹卽速變通, 仍治臣瀆擾之罪, 以肅朝綱, 千萬幸甚。 臣無任云云。 答曰, 省疏具悉。 疏辭許, 令該曹付標。
○ 護軍
吳泰賢
疏曰, 伏以臣卽伏奉吏曹名帖, 以臣塡差於
健元陵
秋夕祭獻官。 臣之殫竭報效, 惟在筋力奔走, 而自四五日以來, 忽得寒疾, 頭疼如碎, 支節刺痛, 寒熱交作, 勺水不下, 貼身床褥, 轉側須人, 束帶受香, 斷無其望, 玆敢倩人構疏, 冒死仰籲。 伏乞天地父母, 俯垂諒察, 亟令該曹卽速變通, 仍治臣瀆擾之罪, 以肅朝綱, 千萬幸甚。 臣無任云云。 答曰, 省疏具悉。 疏辭許, 令該曹付標。
○ 今八月十二日辰時, 上御
熙政堂
。 進講入侍時, 參贊官
金履永
, 記事官
洪遇燮
, 別兼春秋
金蓍根
·
趙雲翊
, 領事
徐龍輔
, 檢校直閣
朴宗慶
, 檢討官
申溆
, 以次進伏訖。
龍輔
曰, 日間聖體若何? 上曰, 一樣矣。
龍輔
曰, 寢睡·水剌之節,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龍輔
曰, 大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龍輔
曰, 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龍輔
曰,
惠慶宮
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龍輔
曰,
嘉順宮
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上讀前受音一遍訖。
龍輔
讀, 自七月流火, 止七月八章。 上讀新受音一遍訖。
龍輔
解釋章句以奏, 上繼讀五遍訖。
龍輔
曰,
周公
以
成王
未知稼穡之艱難, 故作此篇, 上述
后稷
·
公劉
民俗之事, 朝夕諷誦之, 非但知稼穡之艱難, 於此可見, 祭祀之誠, 奉上之忠, 亦可以見之, 推其本則皆
后稷
·
公劉
風化之所由也。 若同我婦子云者, 卽是室家和同之意也。 若采蘩祈祈云者, 似乎葛覃無斁之義也。 爲公子裘爲公子裳, 卽奉上之忠也。 藏氷·開氷·獻羔·祭韭, 卽祭祀之誠也。 大抵七月一篇, 可以學問也, 可以治國也。 以
周公
之聖, 朝夕諷誦於
成王
, 故字字句句, 皆有意味, 非若他詩之比。 今殿下之講此詩也, 有若
周公
親誦於殿下, 殿下親聽於
周公
, 則豈不大有益於聖學之工耶? 上曰, 閣臣陳之。
宗慶
曰, 領事所陳, 有若親聽於
周公
云者, 好矣。 此篇大旨, 卽一豫字也。 農事之豫於于耜, 衣服之豫於流火, 至於飮食宮功, 亦皆豫備而豫憂之,
后稷
·
公劉
之相傳, 卽七月八章, 風化之本, 立國之規, 皆由於此。 今殿下亦如
成王
之朝夕諷誦則好矣。 上曰, 玉堂陳之。
溆
曰, 七月一篇, 蓋一豫字也。 章章句句, 帶得豫字之義, 七月流火, 九月授衣, 晝爾于茅, 宵爾索綯等句是也。
程子
曰, 多陳節物, 大要言歲序之遷, 人事當及時耳。 大抵凡事之及時, 以其有豫備也。 豫然後, 可無違時愆期之患矣。 且夫先儒以爲
豳風
, 王業之根本, 此篇專以務農爲本, 而農民, 卽四民中最可矜恤者也。 自東作之時, 終歲勤勞, 及冬而亦晝茅宵索, 殆無休息之時。 在上之人, 雖有役民之事, 當觀其優間之隙, 以之使民, 則農民無失時之歎, 而若奪其時而使之, 安有不違農時之意乎?
孟子
曰, 春省耕而補不足, 秋省斂而助不給,
漢文帝
亦給農民田租之半, 王者之軫恤農民, 有如是矣。 此八章, 大率論之, 周詳勤謹, 親上事長之意, 譪然可觀, 深加玩賾, 而豫與時字之義, 亦願深察焉。 上曰, 篇中別無上之愛民底意, 何耶?
龍輔
曰, 上之所施者厚, 故下之奉上之誠, 譪然自著, 如無所施之厚, 而徒責於奉上, 則非
后稷
·
公劉
使民之意也, 故只言其奉上之誠, 而愛民之意, 自在其中矣。 是以集註亦言, 上以是施之, 下以是報之也。 上曰, 此篇亦有井田法可驗者耶?
龍輔
曰, 觀於上入執宮功者, 可驗五畝之宅, 二畝半在田, 二畝半在邑, 此是井田之規, 而蠶月條桑, 墻下之樹也, 田畯至喜, 鄕遂之制也, 私其豵, 所以養老也, 築場圃, 所以定界也, 此等事, 可見井田之法也。 若夫鬱薁棗稻之美味, 以爲供老, 瓜壺苴荼之惡味, 以食農夫, 亦可驗
豳風
之厚, 而有少長之義也。 閣臣·玉堂, 皆以豫字仰陳, 凡事豫則立, 不豫則不立, 故根本善而末後亦善矣, 根本不善而末後亦不善矣。 上以敎化導之, 然後下有觀感興起之效, 而若上無敎化, 則根本已不立, 故下有放辟奢侈之患矣。 近歲以來, 有數年之豐, 豐年有國之上瑞, 而民俗日漸偸惰, 似聞鄕曲間, 或有不肯事農者云。 此蓋由於本領之不立, 而與周家綏萬邦屢豐年者有異矣, 所以識者之以屢豐爲聖世之憂者也。 向來臺臣亦有言之者, 而近日無賴之輩, 多有怪底之事, 此莫非本領不立之致也。 臣等當以寬平二字仰贊, 用法之道, 何敢以嚴覈爲主乎? 大抵下民之率不率, 專係於本領之立不立。 臣等每以
堯
·
舜
·
文
·
武
之治, 好生之德, 洽于民心, 刑期於無刑者, 仰望於聖朝矣。
朱夫子
所謂此篇是
后稷
·
公劉
風化之所由云者, 實是善形容, 而
成王
之成德於朝夕諷誦者, 亦以此也。 若使
成王
不能服膺於
周公
之訓, 只誦十遍五遍而止, 則豈可成
成王
之德乎? 竊念,
成王
必也朝夕諷誦, 體民情察民隱, 故
成王
之所以成就者, 如彼其卓然, 能不負
周公
訓戒之意矣。 上曰, 五月斯螽動服, 六月沙鷄振羽, 七月在野, 八月在宇, 九月在戶,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下曰, 曰爲改歲, 以十月爲改歲者, 何耶?
龍輔
曰, 三正迭用之說, 在於
呂氏
之註, 此固不足取信, 而曰爲者, 似是將然之辭也。 上曰, 閣臣之意, 何如?
宗慶
曰, 曰爲改歲云者, 似是將爲改歲之意也。 上曰, 參贊官之意, 何如?
履永
曰, 小臣之意, 亦與大臣·閣臣無異見矣。
龍輔
曰, 昔在春宮, 已講此書。 大凡經書, 旣講又講, 愈見其味, 若於淸燕之暇, 細細紬繹, 則益當親切而有味矣。 近日日氣甚佳, 幸行今無餘日, 其日日氣, 可占其佳吉, 而出宮差早, 然後可以無窘束矣。 陵所雖是三十里, 而道里稍遠, 若不遲滯於晝停所, 則似無還宮時侵夜之慮矣。 近日早朝則過涼, 午間則溫和, 凡衣服之節, 必爲隨時換御, 以適寒溫之候, 是臣區區之望也。 上仍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
○ 今八月十二日辰時, 上御
熙政堂
。 進講入侍時, 參贊官
金履永
, 記事官
洪遇燮
, 別兼春秋
金蓍根
·
趙雲翊
, 領事
徐龍輔
, 檢校直閣...
○ 癸亥八月十二日申時, 上御
誠正閣
。 召對入侍時, 參贊官
韓致應
, 檢校直閣
沈象奎
, 侍讀官
尹行直
, 檢討官
申溆
, 假注書
朴宗璜
, 別兼春秋
金蓍根
·
趙雲翊
, 以次進伏訖。 上開卷, 命讀之。
行直
讀, 自冬十一月, 止遂死獄中。 上曰, 下番讀之。
溆
讀, 自臨命, 止帝冠。 上曰, 參贊官讀之。
致應
讀, 自三月白馬羌, 止高陽里。 上曰, 閣臣讀之。
象奎
讀, 自膺性簡亢, 止本司官。 上曰, 注書讀之。 賤臣讀, 自行部, 止
順烈皇后
。 上曰, 上番讀之。
蓍根
讀, 自封大將軍, 止外解人惑。 上曰, 下番讀之。
雲翊
讀, 自使挾奸之吏, 止梓潼山崩。 上曰, 文義陳之。
行直
曰, 今日所講, 則別無逐條陳達者, 而蓋於此觀之,
桓帝
之昏暗, 可推而知。
李固
·
杜喬
, 素著剛直, 人所倚望, 而終未登庸, 畢竟爲
梁冀
誣罔天聰, 至於繫獄而死, 可勝歎哉。
桓帝
多殺賢人直士, 而如
王調
·
趙承
·
郭亮
之輩, 猶冒鈇銊而諫, 士氣之淸雅, 臣節之忠直, 未有若此時之盛也。 以故信任權奸, 殺害忠良, 莫甚於此, 而漢祚尙延, 雖如
曹操
之奸雄, 猶不能使之卽亡矣。 人才之賢否, 係於國家之安危如此, 是亦人君所當鑑戒處也。
趙戒
·
胡廣
, 陰附
梁氏
, 竊弄國柄, 貪饕富貴, 釀成禍亂, 至於傷政斁俗, 而小民陷於塗炭, 王室幾乎顚覆, 晏然自居於三公之位而莫之知救。 當時亂臣賊子之類此者, 雖在異世, 苟有血氣, 孰不唾罵? 如
李固
·
杜喬
, 淸靜修德, 貞固絶俗, 其才智威望, 足以挾輔君上, 維持民人, 而爲讒所沮, 遂不見用,
桓帝
則可謂無如之何矣。 上曰, 下番陳之。
溆
曰, 此則別無可陳之文義, 而
昭烈
嘗曰, 追想
東京
, 未嘗不痛恨。 蓋
李固
·
杜喬
, 雖生於昏末之時, 庶可爲名傑之士, 固宜大用, 而若非
桓帝
之世, 則豈有拘死獄中之理哉? 讒者浸灌滋潤, 其言易入而聽者難察, 雖明君哲辟, 若有絲毫之不審, 則或未嘗無疑於讒說, 況如
桓帝
之昏迷者, 安知堲讒遠侫之道乎? 故獨任偏聽, 威柄日歸於下而不能制一
梁冀
, 至使賢良正直之士多爲抱冤而死矣。
胡廣
, 則以本傳觀之, 當初雖稱譽其爲人, 而蹟其行事, 則議立淸河王也, 不與
固
·
喬
之正論, 而反附
曹騰
之凶謀, 然則其無一善之可取, 從以知矣。 上曰, 參贊官陳之。
致應
曰, 漢室人才之蔚有可觀, 未有如此時名節之多, 而惜乎其人主昏謬, 宦寺用事, 而諂諛日進, 賢能屛退矣。 自漢興以來, 如
嚴光
·
周黨
者, 應時輩出, 扶植士氣, 激勵名節, 而在上之人, 亦善爲培養, 以之維持元氣, 其來已久, 故雖以東京之末運, 不卽亡滅, 職由於此矣。
程子
曰, 觀史之法, 不徒要記事蹟而已, 必要深察治亂存亡之理。 雖以此時言之, 可見名節培養之盛, 有關汚隆盛衰之運, 此正歷代人主之龜鑑也。 上曰, 閣臣陳之。
象奎
曰,
朱穆
奏記所云, 非但用於誡臣之語。 大抵君臣相須, 譬如共輿而馳, 同舟而濟, 如或有傾覆臭載之事, 則君臣實共其患, 而恐無一人倖免之道矣。 然則將相大臣, 一心王室, 視官爲家則誠善矣。 如彼
梁冀
之奸凶者, 則不此之爲, 逞私縱欲, 無所畏忌, 王綱縱弛而不圖振救之策, 民生困瘁而全無顧恤之恩。 惟其貪權鬻勢, 日甚一日而自速其禍, 譬猶膏肓之疾, 入於骨髓, 而猶不思節宣調護之方, 惟其耽溺酒色, 元氣痞塞, 而遂至於喪身滅性而止。 此固臣下之監戒, 而人君處至尊之位, 誠易高亢簡默, 須體將相均體之義, 下濟萬物, 成就人才焉。 以
周易
觀之, 乾下坤上爲泰卦, 坤下乾上爲否卦, 上下交須, 陰陽相際, 然後可見通泰之道矣。 大抵此則指臣而言, 然人君亦當深省處也。 上曰, 陳寔懷檄請見, 何也?
象奎
曰, 當時刺史二千石, 亦皆有君臣之分, 故寔實欲自蒙其累, 而不敢歸過於君長矣。
致應
曰, 此所謂善則稱君, 過則歸己者也。 上曰,
馬融
爲
冀
作章表, 似非正直者也。
象奎
曰,
融
阿附權凶, 可謂鄙夫, 而卒以
冀
黨坐死矣。
行直
曰,
融
果是侫巧不直之人也。 上曰,
鍾皓
曰爾道爲貴, 苟欲保身全家, 不顧節義乎?
象奎
曰, 此是邦無道之時故言, 非謂不守名節矣。
行直
曰, 父詔其子, 兄詔其弟, 各相自保, 則其政之衰亂可知, 古人所云明哲保身者此也。
象奎
曰, 所處之地異矣。 瑾則時未見用於世, 故自守之道, 固宜如是, 若在顯位而臨大節, 則豈可以全身保家爲貴, 而不念忘身殉國之義乎?
溆
曰, 邦無道之時, 若不居其位而妄是非朝廷, 好議人長短, 則讒侫間之, 禍輒隨至, 故皓之所云, 蓋以此也。 上仍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
○ 癸亥八月十二日申時, 上御
誠正閣
。 召對入侍時, 參贊官
韓致應
, 檢校直閣
沈象奎
, 侍讀官
尹行直
, 檢討官
申溆
, 假注書
朴宗璜
, 別兼春秋
金蓍根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