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입력 내용 삭제
문자입력기
검색
부수검색
음가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검색
열 람
승정원일기
정보화사업
승정원마당
왕 대
책별
조직과 기능
연혁
작성방식
사료적가치
기록유산
개 요
범 례
공지 사항
인조 - 고종
16대 인조(1623년~)
17대 효종(1649년~)
18대 현종(1659년~)
19대 숙종(1674년~)
20대 경종(1720년~)
21대 영조(1724년~)
22대 정조(1776년~)
23대 순조(1800년~)
24대 헌종(1834년~)
25대 철종(1849년~)
26대 고종(1863년~)
27대 순종(1907년~)
순조 19년
1819년 (기묘)
1월
2월
3월
4월
윤4월
5월
6월
7월
8월
9월
10월
11월
12월
승정원일기 109책(탈초본 2113책) 순조 19년 4월 29일 경인
1819년 嘉慶(淸/仁宗) 24년
1일
2일
3일
4일
5일
6일
7일
8일
9일
10일
11일
12일
13일
14일
15일
16일
17일
18일
19일
20일
21일
22일
23일
24일
25일
26일
27일
28일
29일
30일
晴
行都承旨
尹鼎烈
坐
。 行左承旨
李止淵
坐
。 右承旨
韓兢履
坐直
。 左副承旨
李光文
坐
。 右副承旨
韓用儀
坐直
。 同副承旨
南周獻
坐
。 注書
趙錫龜
受由在外
柳致睦
拿處
。 假注書
鄭德和
仕直
黃浩民
仕
。 事變假注書
全國憲
仕
。
慶熙宮에 머묾. 常參·經筵을 정지함
○ 上在
慶熙宮
。 停常參·經筵。
○ 上在
慶熙宮
。 停常參·經筵。
王世子가 안부를 물음
○ 還內後, 王世子板位問安。 答曰, 知道。 內閣·政院·玉堂·藥房口傳問安。 答曰, 知道。 世子宮口傳問安。 答曰, 知道。
○ 還內後, 王世子板位問安。 答曰, 知道。 內閣·政院·玉堂·藥房口傳問安。 答曰, 知道。 世子宮口傳問安。 答曰, 知道。
捲簾을 여쭙는 李止淵의 啓
○
李止淵
啓曰, 司僕寺內乘來言, 捲簾, 取稟。 傳曰, 捲三面。
○
李止淵
啓曰, 司僕寺內乘來言, 捲簾, 取稟。 傳曰, 捲三面。
○
韓用儀
啓曰, 臣以王大妃殿·
嘉順宮
問安進去, 下直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韓用儀
啓曰, 臣以王大妃殿·
嘉順宮
問安進去, 下直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傳于
南周獻
曰, 召對爲之。
○ 傳于
南周獻
曰, 召對爲之。
○ 傳于
尹鼎烈
曰, 明日文武科放榜當親臨, 處所以
崇政殿
爲之, 出宮門內路,
廣達門
爲之。
○ 傳于
尹鼎烈
曰, 明日文武科放榜當親臨, 處所以
崇政殿
爲之, 出宮門內路,
廣達門
爲之。
○ 傳于
韓用儀
曰, 別講爲之。
○ 傳于
韓用儀
曰, 別講爲之。
○ 傳于
韓用儀
曰, 別講爲之。
○ 傳于
韓用儀
曰, 別講爲之。
○ 以執義
任天常
, 持平
尹命圭
·
成始光
, 司諫
任㸁
, 獻納
具宜默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李光文
曰, 只推。
○ 以執義
任天常
, 持平
尹命圭
·
成始光
, 司諫
任㸁
, 獻納
具宜默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李光文
曰, 只推。
○ 以
黃海
監司
權丕應
狀啓,
谷山府
民家失火事, 傳于
李止淵
曰, 聞甚矜惻, 元恤典外, 別加顧恤事, 分付。
○ 以
黃海
監司
權丕應
狀啓,
谷山府
民家失火事, 傳于
李止淵
曰, 聞甚矜惻, 元恤典外, 別加顧恤事, 分付。
○
韓兢履
, 以侍講院言啓曰, 新除授兼文學
尹豐烈
, 時在
京畿楊州地
, 書筵入番事緊, 斯速乘馹上來事, 下諭, 何如? 傳曰, 許遞, 前望單子入之。
○
韓兢履
, 以侍講院言啓曰, 新除授兼文學
尹豐烈
, 時在
京畿楊州地
, 書筵入番事緊, 斯速乘馹上來事, 下諭, 何如? 傳曰, 許遞, 前望單子入之。
李魯秉에게 관직을 제수함
○ 兼文學前望單子入之,
李魯秉
落點。
○ 兼文學前望單子入之,
李魯秉
落點。
○
韓兢履
, 以禮曹言啓曰, 揀擇單子五張, 自漢城府輸送, 故捧入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韓兢履
, 以禮曹言啓曰, 揀擇單子五張, 自漢城府輸送, 故捧入之意, 敢啓。 傳曰, 知道。
○ 正言
朴潞壽
疏曰, 伏以臣, 性本樸愚, 才實凡鈍, 偶竊科第, 只希祿仕, 不意近年以來, 柏府薇垣, 除旨聯翩, 非臣意望所嘗敢到。 顧畏義分, 黽勉供職, 虛縻屢朔之銜, 未效一日之責, 居常悚縮, 如負大何。 仍伏念臺閣之設, 秩淸任重, 實非如臣駑劣者所可暫時冒膺, 而譏招噤烏, 愧切仗馬, 官以諫名, 將焉用哉? 且臣纔經試役, 素患癖積, 一倍添劇, 落席叫苦, 不省四到, 此際庚牌嚴臨, 違傲是課, 病上添病, 惶隕俟勘。 伏望聖慈, 遞臣所帶之任, 治臣不職之罪, 以肅朝綱, 以安私分焉。 噫, 世級日下, 變怪層生, 至於司諫
任㸁
之疏出而極矣。 蓋人臣事君之道, 有懷直陳, 明白剴切, 固其職耳。 今此滿紙張皇, 閃倏叵測, 似訕而旣凶且慝, 有機有括, 而至巧且祕, 究厥腸肚, 路人所知。 其所謂四維·倫紀·賄賂等語, 囫圇說去, 全沒把捉, 欲言不言, 若吐未吐, 內有指的, 外實眩惑。 雖未知其設施譸張之何據, 而至若權柄威福, 一委群下之說, 看之未半, 愕然而懔, 䀌然而惕, 不覺髮豎而膽掉。 噫, 威福之移下, 權柄之委下, 歷數往牒, 是何等時也? 渠亦人耳, 忍以衰季昏亂之象, 比擬於今日, 一筆句斷, 無難說到, 倖門自犯之源, 則其源也發於何地, 政令事爲之委, 則其委也逼於何處? 況以淵默二字, 隱然爲一疏中要領, 或曰太過, 或曰克回, 其用意之絶悖, 歸趣之陰奰, 凌軼於莫嚴莫重之地, 敢言臣子不敢言之言, 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也? 敢於日前聖批之下, 睯然不畏, 悍然有恃, 初不首實, 又復粧撰, 拖東引西, 橫說豎說, 無嚴不測, 愈往愈甚。
臧文仲
有言曰, 見無禮於吾君者, 如鷹鸇之逐鳥雀, 凡今北面於殿下之庭, 而苟有一分秉彝之心者, 孰不同聲共討, 明正其犯分凌上之罪也哉? 臣謂爲先施以屛裔之典, 斷不可已也。 臣無任云云。 省疏具悉。
任㸁
疏, 怪則怪矣, 其職則言官也, 其言則時弊也。 無論有意無意, 以不治治之, 不亦朝家寬大包荒之政乎? 勿煩, 爾其勿辭察職。
○ 正言
朴潞壽
疏曰, 伏以臣, 性本樸愚, 才實凡鈍, 偶竊科第, 只希祿仕, 不意近年以來, 柏府薇垣, 除旨聯翩, 非臣意望所嘗敢到。 顧畏義分, 黽勉供職, 虛縻屢朔之銜, 未效一日之責, 居常悚縮, 如負大何。 仍伏念臺閣之設, 秩淸任重, 實非如臣駑劣者所可暫時冒膺, 而譏招噤烏, 愧切仗馬, 官以諫名, 將焉用哉? 且臣纔經試役, 素患癖積, 一倍添劇, 落席叫苦, 不省四到, 此際庚牌嚴臨, 違傲是課, 病上添病, 惶隕俟勘。 伏望聖慈, 遞臣所帶之任, 治臣不職之罪, 以肅朝綱, 以安私分焉。 噫, 世級日下, 變怪層生, 至於司諫
任㸁
之疏出而極矣。 蓋人臣事君之道, 有懷直陳, 明白剴切, 固其職耳。 今此滿紙張皇, 閃倏叵測, 似訕而旣凶且慝, 有機有括, 而至巧且祕, 究厥腸肚, 路人所知。 其所謂四維·倫紀...
○ 正言
洪晩燮
疏曰, 伏以臣, 累年居外, 微蹤積違於宸陛, 百里分憂, 疎才蔑效於民邑, 覲光之愚忱旣切, 溺職之嚴誅是俟。 不自意薇垣除旨, 忽降於病伏之中, 臣跡雖難冒, 誠切叨謝, 召牌之下, 宜卽𨃃蹶, 而臣於日前, 忽患痰癖, 委頓床席, 以若病勢, 實無時月間動作之望。 玆不得不冒控實狀, 仰瀆崇嚴, 臣罪至此, 益無所逃。 伏乞天地父母, 特垂鑑諒, 削臣職名, 治臣罪負, 以肅朝綱, 以安私分焉。 臣於丐免之章, 不宜復陳他說, 而第臣以春衛末僚, 久滯下邑, 夢魂長懸於雷肆, 頌禱恒在於日就。 及至今春三加之慶, 益切古人九如之祝, 敢將芹曝之微, 仰陳黈纊之下, 惟聖明垂察焉。 惟皇天惟祖宗, 眷佑萬年,
堯
心
舜
傳, 蒙養得正於厥初, 文謨武承, 睿學日新於聖功。 前後左右之皆正人也, 詩書禮樂之有循序也, 導迪之術, 宜無不備也, 緝熙之工, 宜無不盡也, 而旣聖也, 猶望其益聖, 其善也, 期止於至善, 此臣子無窮之情, 而大人進學之工也。 臣竊伏惟念沖年講習之勞, 易於緩暇, 切身聞見之益, 急於觀感, 若或講席纔退, 課誦乍撤於晨夕, 𥊍御趨承, 溫習相奪於游燕。 方新之工, 雖未至於曝一寒十, 積累之地, 慮或在於進寸退尺, 仰惟我殿下勉飭之戒必嚴矣, 亦惟我慈聖義方之訓必至矣, 而提命不外乎耳面, 敎誨常止於遇物, 如欲薰陶德性, 內外交修, 則莫若我殿下, 以身先之, 自爲準則也。 先正臣
李珥
之言曰, 君者世子之則也, 世子無所取則, 則彼師傅僚屬之賢, 雖欲敎之以道, 其可得乎? 蓋君之於世子, 親則父也, 尊則君也, 親且尊焉, 則其取則之者, 易而深矣。 然則今日春宮邸下所以觀感而取則之者, 其不在於殿下, 而殿下之不出家而成敎之道, 亦不在於春宮之所觀感耶? 殿下於燕宴蠖濩之中, 幽獨得肆之際, 凡其動靜云爲, 容貌服御之節, 罔或不出於正, 而惟恐有欠於傳心之妙, 此觀九五觀我生之義, 而殿下以身敎之道, 亦莫切於此。 其於三朝之際, 觀感取則之方, 比之在外僚屬之以時進見者, 其效不可同日而語矣。 況今萬幾靜暇, 晝漏正長, 講筵日開於經史, 儒臣常接於陛幄, 啓沃之責, 不掇於中宸, 討論之音, 密邇於春邸, 則
朱子
所謂服行而已有效, 勉慕而未能及, 愧悔而未能免者, 必將火燃而泉達, 沛然若江河而莫之禦也。 然則惟殿下, 自昭明德, 而惟春邸, 自臻於於聖域矣。 我東方億萬年無疆之業, 實在於此, 豈不猗歟休哉? 抑臣於目下事, 竊有所駭惋者, 日前司諫
任㸁
之疏, 外托陳規, 內實構誣, 滿紙張皇, 無非閃弄叵測, 而其所謂權柄下委, 威福專擅等語, 卽委世危亡之已判, 而人臣無上之極罪也, 而今乃驅一世而歸之於犯分罔上之科, 一筆句斷, 無少留難, 遣辭之危悖, 指意之陰憯, 便一急書。 臣未知
賈生
痛哭流涕之言, 曾或一毫近似於似此網打疑亂之手段乎? 及其避嫌之辭, 尤極閃忽, 臺閣論事, 雖許風聞, 曷嘗有構人極罪, 而漫稱以官箴之規者耶? 且彝倫二字, 渠若泛然說去, 則又何爲而忽復拈出, 費辭分疏爲也? 聖批中漫漶疑眩, 反甚於前疏之敎, 旣已悉燭其情狀矣。 其構誣廷臣, 疑亂世道之罪, 猶屬細故, 犯分凌上之狀, 透露難掩, 臣謂司諫
任㸁
, 亟令王府, 拿鞫得情, 快施當律, 斷不可已也。 臣無任云云。 省疏具悉。 上款所陳當留念, 而
任㸁
事, 已諭於前批, 勿煩, 爾其勿辭察職。
○ 正言
洪晩燮
疏曰, 伏以臣, 累年居外, 微蹤積違於宸陛, 百里分憂, 疎才蔑效於民邑, 覲光之愚忱旣切, 溺職之嚴誅是俟。 不自意薇垣除旨, 忽降於病伏之中, 臣跡雖難冒, 誠切叨謝, 召牌之下, 宜卽𨃃蹶, 而臣於日前, 忽患痰癖, 委頓床席, 以若病勢, 實無時月間動作之望。 玆不得不冒控實狀, 仰瀆崇嚴, 臣罪至此, 益無所逃。 伏乞天地父母, 特垂鑑諒, 削臣職名, 治臣罪負, 以肅朝綱, 以安私分焉。 臣於丐免之章, 不宜復陳他說, 而第臣以春衛末僚, 久滯下邑, 夢魂長懸於雷肆, 頌禱恒在於日就。 及至今春三加之慶, 益切古人九如之祝, 敢將芹曝之微, 仰陳黈纊之下, 惟聖明垂察焉。 惟皇天惟祖宗, 眷佑萬年,
堯
心...
○ 己卯四月二十九日辰時, 大駕與王世子, 詣
永禧殿
。 酌獻禮擧動入侍時, 行都承旨
尹鼎烈
, 行左承旨
李止淵
, 右承旨
韓兢履
, 左副承旨
李光文
, 右副承旨
韓用儀
, 同副承旨
南周獻
, 假注書
鄭德和
·
黃浩民
, 記事官
朴永元
·
李憲球
, 檢校提學
沈象奎
, 直提學
朴宗薰
, 檢校直閣
鄭元容
, 直閣
鄭基善
, 檢校待敎
李鶴秀
, 待敎
徐憙淳
, 以次侍立。 時至, 通禮跪啓請外辦。 上具遠遊冠·絳紗袍, 乘輿出
興泰門
, 藥房提調
金履喬
, 副提調
尹鼎烈
, 進輿前奏曰, 侵早勞動, 聖體, 若何? 上曰, 一樣矣。 由
顯謨門
, 至
廣達門外
降輿所, 通禮跪啓請降輿乘輦。上降輿乘輦, 由
建明門
·
興化門
, 至
永禧殿紅箭門外
。 通禮跪啓請降輦乘輿, 上降輦乘輿。
鼎烈
進圭, 上執圭, 由殿大門, 至齋殿門外降輿所。 通禮跪啓請降輿, 上降輿入齋室。 仍敎曰, 王世子問安勿爲之。
出榻敎
內閣·政院·玉堂問安勿爲之。
出榻敎
上具冕服以出, 通禮跪啓請執圭。
鼎烈
進圭, 上執圭詣版位, 行望殿禮, 西向四拜訖。 升自東階, 詣第一室奉審後, 次詣各室奉審, 竝如上儀訖, 還御齋殿。 時至, 通禮跪啓請行禮, 上詣版位, 行四拜禮。 宗親文武百官, 亦以次行禮訖, 贊禮前導詣盥洗位, 盥洗訖。 上升詣第一室尊所, 仍詣神位前三上香, 小退跪, 仍執盞獻盞訖。 大祝進跪讀祝, 贊禮啓請俯伏興平身, 上俯伏興平身, 次詣各室以次行禮, 如上儀訖。 贊禮前導, 詣望瘞位望瘞訖, 還御齋室, 少頃, 鼓三嚴。 通禮跪啓外辦, 上具翼善冠·衮龍袍, 出齋殿乘輿, 由宮大門, 至紅箭門外。 通禮跪啓請降輿乘輦, 上降輿乘輦, 仍詣
儲慶宮
, 至宮大門外, 通禮跪啓請降輦乘輿, 上降輦乘輿, 入宮大門, 至齋室門外, 降輿入齋室。 仍敎曰, 王世子問安勿爲之。
出榻敎
內閣·政院·玉堂問安勿爲之。
出榻敎
時至, 通禮跪啓請行展拜禮, 上行展拜禮訖, 鼓三嚴。 通禮跪啓外辦, 上乘輿出宮大門外, 通禮跪啓請降輿乘輦, 上降輿乘輦回鑾, 由
興化門
·
建明門
, 至
廣達門外
降輦所。 通禮跪啓請降輦乘輿, 上降輦乘輿, 由
顯謨門
·
興泰門
還內, 命出標信解嚴。 諸臣, 以次退出。
○ 己卯四月二十九日辰時, 大駕與王世子, 詣
永禧殿
。 酌獻禮擧動入侍時, 行都承旨
尹鼎烈
, 行左承旨
李止淵
, 右承旨
韓兢履
, 左副承旨
李光文
, 右副承旨
韓用儀
, 同副承旨...
○ 己卯四月二十九日午時, 上御
興政堂
。 召對入侍時, 參贊官
南周獻
, 持
孟子
第二卷, 侍讀官
趙民和
, 持
孟子
第二卷, 檢討官
柳台佐
, 持
孟子
第二卷, 待敎
徐憙淳
, 持
孟子
第二卷, 假注書
黃浩民
, 持
孟子
第二卷, 記事官
朴永元
, 持
孟子
第二卷, 記事官
李憲球
, 持
孟子
第二卷, 以次進伏訖。 上命開卷讀奏。
民和
讀自敢問夫子惡乎長, 止難言也。 上曰, 下番讀奏。
台佐
讀自其爲氣也, 止以其外之也。 上曰, 參贊官讀奏。
周獻
讀自必有事焉而勿正, 止而又害之。 上曰, 閣臣讀之。
憙淳
讀自何謂知言, 止必從吾言矣。 上曰, 文義陳之。
民和
曰, 言者中心之所出, 故曰聽其言觀其眸子, 人焉廋哉? 蓋知言者, 盡心知性, 於凡天下之言, 無不有而究極其理而識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 此章緊要, 全在於知言, 伏願殿下, 用人之際, 亦以知言二字留神焉。 上命掩卷, 仍命玉堂先退。
民和
·
台佐
退出。 上命書傳敎曰, 右承旨入侍。 賤臣承命出傳, 右承旨
韓兢履
, 追入進伏。 上又命書傳敎曰, 都承旨入侍, 同副承旨先退。 都承旨
尹鼎烈
, 追入進伏。 上曰, 別講爲之, 仍命曰, 上番出去, 座目單子書入。
永元
承命書入。 參贊官
尹鼎烈
, 侍讀官
趙民和
, 持
國朝寶鑑
第十卷, 檢討官
柳台佐
, 持
國朝寶鑑
第十卷。 待敎
徐憙淳
, 假注書
黃浩民
, 記事官
朴永元
·
李憲球
, 以此進伏訖。 上命開卷讀奏。
民和
讀自況百病叢身, 止怵惕俟命。 上曰, 文義陳之。
民和
曰, 昨今自止, 皆是
宣祖大王
, 因
丁應泰
事自貶奏聞之辭, 別無文義可達之辭矣。 上命掩卷, 仍命曰, 注書出去, 弘文館冊子五卷及
韻考
持入。 賤臣承命持入。 上曰, 今日開講幾番耶?
鼎烈
曰, 二次矣。 上曰, 自今幾次, 然後與昨日同數耶?
鼎烈
曰, 講筵之意, 專在於誠心致知, 而不在於番數之多小, 伏願殿下, 以精實爲主焉。
永元
奏曰, 先朝御製, 外史庫三處, 皆已奉安,
鼎足山城
則昨年秋, 再次擇日, 而連値事會, 俱未免停止矣。 尙今稽緩, 事體未安, 謹當更爲涓吉, 卽速陪進, 而實錄曝曬年限, 亦已屢過, 竝爲一體擧行似好, 故敢此仰達矣。 上命退, 諸臣, 以次退出。
○ 己卯四月二十九日午時, 上御
興政堂
。 召對入侍時, 參贊官
南周獻
, 持
孟子
第二卷, 侍讀官
趙民和
, 持
孟子
第二卷, 檢討官
柳台佐
, 持
孟子
第二卷, 待敎...
○ 己卯四月二十九日未時, 上御
興政堂
。 別講入侍時, 參贊官
韓用儀
, 侍讀官
趙民和
, 持
國朝寶鑑
第十卷, 檢討官
柳台佐
, 持
國朝寶鑑
第十卷。 待敎
徐憙淳
, 假注書
鄭德和
, 記事官
朴永元
·
李憲球
, 以次進伏訖。 上命開卷讀之。
民和
讀自繼而見本官第三疏, 止逐一條陳。 上曰, 文義陳之。
民和
曰, 此篇別無文義之仰陳者矣。 上命掩卷, 仍命玉堂先退。
民和
等退出。 上命書傳敎曰, 坐直承旨入侍。 賤臣承命出傳, 右承旨
韓兢履
追入進伏。 上曰, 入直玉堂, 持
羹墻錄
入侍。 賤臣承命出傳。 侍讀官
趙民和
, 持
羹墻錄
第三卷, 檢討官
柳台佐
, 持
羹墻錄
第三卷, 追入進伏。 上命開卷讀之。
民和
讀自
宣祖
初年, 止以承天愛。 上曰, 文義陳之。
民和
曰,
奇大升
曰權輿不承, 讒間之所由生也。 國家待賢之道, 固當終始如一, 恩禮無間, 然後可以與共國事, 賁飭至治, 而若或君心, 始勤而終怠。 授以國政, 而不用其謨猷, 恩禮漸疎, 而不承權輿, 則面諛之輩, 窺覘上意, 投間抵隙, 此所謂一小人敗有餘矣, 伏願惕念焉。 上命掩卷, 仍命玉堂先退。
民和
等退出。 上命右副承旨先退,
用儀
退出, 上曰, 弘文館冊子及
韻考
持入。 賤臣承命持入。 上曰, 上下番翰林, 各賦一絶, 可也。
永元
·
憲球
, 各賦一絶, 上曰, 入直玉堂持
羹墻錄
入侍。 賤臣承命出傳, 侍讀官
趙民和
, 持
羹墻錄
第三卷, 檢討官
柳台佐
, 持
羹墻錄
第三卷, 追入進伏。 上命開卷讀之。
民和
讀自上親札答曰, 止
成渾
守琛之子
也。 上曰, 文義陳之。
民和
曰, 先正臣
李滉
時務六條, 眞治民之切要也。 此六條, 載在
李文純公
遺稿, 殿下若取而省察焉, 則先正臣, 如在前而陳達矣。 可謂古之人, 猶今之人, 伏願殿下, 以時務六條, 爲治平之要覽焉。 上命掩卷, 仍命玉堂先退。
民和
等退出, 上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
○ 己卯四月二十九日未時, 上御
興政堂
。 別講入侍時, 參贊官
韓用儀
, 侍讀官
趙民和
, 持
國朝寶鑑
第十卷, 檢討官
柳台佐
, 持
國朝寶鑑
第十卷。 待敎...
○ 己卯四月二十九日酉時, 上御
興政堂
。 別講入侍時, 參贊官
韓用儀
, 侍讀官
趙民和
, 持
國朝寶鑑
第十卷, 檢討官
柳台佐
, 持
國朝寶鑑
第十卷, 待敎
徐憙淳
, 假注書
鄭德和
, 記事官
朴永元
·
李憲球
, 以次進伏訖。 上命開卷讀之。
民和
讀自近者日本, 止卽非知情也。 上曰, 下番讀之。
台佐
讀自日本自先臣以來, 止以防混處惹事之患而已。 上命書傳敎曰, 坐直承旨入侍。 賤臣承命出傳, 右承旨
韓兢履
, 追入進伏。 上曰, 參贊官讀之。
用儀
讀自小邦, 止輒迎於江上。 上曰, 閣臣讀之。
憙淳
讀自二月, 止上從之。 上曰, 上番翰林讀之。
永元
讀自禮部回咨, 止上從之。 上曰, 文義陳之。
民和
曰, 猗我聖祖, 當此兵燹之餘, 猶設經筵而與諸臣, 講治平之道, 況此昇平之時乎? 蓋經筵不可間斷, 故向來承宣筵稟, 而有待下敎爲之之命矣。 近來日氣漸熱, 故匪久停稟矣。 伏願殿下, 迨此淸和之時, 日開經筵, 時接臣僚, 而講治平之道焉。 上命掩卷, 仍命玉堂先退。
民和
等退出。 上命右副承旨先退,
用儀
退出。 上曰, 注書出去, 弘文館冊子及公事持入, 可也。 賤臣承命持入。 上曰, 右承旨讀奏公事, 可也。
兢履
讀奏
江華
留守狀啓仍任事, 敎旨祗受事。 上曰, 入直玉堂持
羹墻錄
入侍。 賤臣承命出傳, 侍讀官
趙民和
, 持
羹墻錄
第三卷, 檢討官
柳台佐
, 持
羹墻錄
第三卷, 追入進伏。 上命開卷讀之。
民和
讀自命儒臣, 止令褎集刊行。 上曰, 文義陳之。
民和
曰, 戎馬搶攘之時, 禦寇之策, 莫如行仁政之道, 是以先正臣
張顯光
有言曰, 雖板蕩之時, 人君行仁政, 則可以濟世。 夫行仁政之道, 近而載在祖宗之文獻, 遠而布三代之方冊, 若不以誠心求之而誠心行之, 則惟不過紙上空言而已, 伏願殿下惕念焉。 上命掩卷, 仍命玉堂先退。
民和
等退出。
兢履
曰, 夕水剌之時, 似已過矣。 且今日酌獻禮勞動之餘, 久臨講筵, 臣切伏悶, 故敢此仰達矣。 上曰, 夕水剌之時尙遠矣。
兢履
曰, 俄者上番翰林, 以御製奉安實錄曝曬事, 有所仰奏, 而更承下敎, 然後可以擇日擧行云, 故敢此仰達矣。 上曰, 依此爲之, 可也。 仍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
○ 己卯四月二十九日酉時, 上御
興政堂
。 別講入侍時, 參贊官
韓用儀
, 侍讀官
趙民和
, 持
國朝寶鑑
第十卷, 檢討官
柳台佐
, 持
國朝寶鑑
第十卷, 待敎...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