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目大政을 거행하여 沈宅賢 등을 관직에 제수하고 具文泳 등의 加資, 西北人의 錄用, 各殿 參奉의 差出, 六鎭 守令의 文武交差 등에 대해 논의함
○ 辰時, 上御熙政堂。親政入侍時, 吏批, 判書沈宅賢, 參判金有慶, 參議申昉, 右副承旨李廷熽, 佐郞朴師聖, 注書趙明翼, 記事官閔亨洙。兵批, 行判書金興慶, 參判李裕民, 參議洪龍祚, 右承旨李顯祿, 正郞宋國緯, 佐郞李鳳鳴, 假注書安相徽, 記事官鄭宅河。右承旨李顯祿進伏曰, 左副承旨李廷熽, 以該房, 當進兵批, 而臣於吏批, 有相避, 換去之意, 敢啓。上曰, 依爲之。親政, 與他政有異, 不可不備員, 而參知陳疏徑退云, 先下疏批, 以爲牌招入參之地, 可也。顯祿, 持參知金致垕疏, 進讀。批答在日記 上曰, 都目, 兩日當畢乎? 吏曹判書沈宅賢進伏曰, 雖二百望筒, 自前以兩日爲之, 今番則爲三百望筒, 必急急爲之, 兩日內當畢矣。又啓曰, 今都目政, 各岐仕滿應遷者, 相避及未准朔監察, 禁府都事, 刑曹·掌隷院郞官, 各司久任時推人員, 竝擬何如? 上曰, 允。又啓曰, 守令多窠, 今當差出, 而未准朔禁軍將及守令·都事·營將·虞候·邊將·察訪竝擬, 何如? 上曰, 允。又啓曰, 鍾城府使, 今當差出, 而堂上中可擬之人乏少, 守令中可合人及堂下外任曾經侍從人, 竝擬何如? 上曰, 允。又啓曰, 四館陞出六品之時, 有九處講後遷轉之規, 而承文院褒貶, 如或有故過限, 則四館積滯, 不可不慮, 故自前雖未經九處講, 亦有陞六之例矣。今秋冬等褒貶, 不得爲之, 故當出六品者, 未免積滯, 依例遷轉, 何如? 上曰, 允。廷熽進納吏批抄闕單子, 顯祿進納兵批抄闕單子。上受置案, 上下敎曰, 兩銓長進來。吏曹判書沈宅賢, 兵曹判書金興慶進伏。上曰, 十考十上, 五考五上, 純褒守令·淸白吏·戰亡子孫, 各別錄用, 近來生民困瘁, 貪風大振, 守令注擬之際, 各別擇擬, 可也。宅賢曰, 亮陰才畢, 親臨開政, 有同一初之政, 當擇有聲績人員, 惕念注擬矣。興慶曰, 兵批皆以久勤遷轉, 無可擇擬。上曰, 西銓事, 予豈不知, 而營將以上, 亦可以擇擬矣。初入仕, 各別擇用, 可也。兵批啓曰, 前縣監具文泳, 前權管李世震, 閑良洪禹績·金夏經等, 或賊人指捕, 或料理取剩之功, 俱有加資之命, 而具文泳, 雖已資窮, 未經準職, 李世震未資窮未准職, 洪禹績·金夏經, 係是閑良, 何以爲之? 敢稟。上曰, 竝特爲加資。兵批, 以五衛將望筒入啓。上曰, 趙泰果, 卽判府事之親乎? 興慶曰, 判府事之兄也, 右相之叔也。上曰, 何時死乎? 興慶曰, 已經成服矣。上曰, 兵曹參議·參知望, 皆在京之人耶? 有慶曰, 末副或在外之人矣。顯祿曰, 兵曹參議·參知, 旣已差出, 牌招參政何如? 上曰, 允。顯祿曰, 都承旨拘於廳規, 不得請牌, 右承旨洪龍祚, 同副承旨金致垕, 卽爲牌招, 右副承旨權𥛚在外, 下諭事, 敢達。上曰, 依爲之。都承旨一體牌招。顯祿曰, 正朝大祭, 陵寢遠處, 今日受香, 承旨一人出去, 傳香之意, 敢達。上曰, 承旨一人肅拜, 使之傳香, 可也。同副承旨, 以兵曹參知, 違牌只推, 更爲牌招。又下敎于兵判曰, 頃者別中日承傳之類, 所餘幾何耶? 興慶曰, 承傳之類甚多, 而窠闕不多, 未盡調用矣。上曰, 觀武才承傳, 則其日作窠除之, 而別中日, 與觀武才有異, 然非數有之事, 雖未盡用, 旣已承傳而不用, 亦近於文具, 各別調用, 可也。興慶曰, 當以邊將用之耳。上曰, 守令承傳, 似已盡用, 當以邊將除授耳。上曰, 兵批秉筆, 郞廳誰耶? 顯祿曰, 宋國緯也。上曰, 兵曹佐郞李鳳鳴, 何處人耶? 顯祿曰, 忠淸道舒川寓居人也。上曰, 各道兼春秋出之者, 何意也? 宅賢曰, 各道兼春秋, 蓋爲書報外方災異及異聞, 而近來無擧行者, 故不出之時多矣。上曰, 親政則入侍注書, 有出六之規, 儲闕以置, 終日差除, 可也。興慶啓曰, 慶尙左水使, 今當差出, 而擬望之人乏少, 守令竝擬, 何如? 上曰, 允。興慶曰, 別中日承傳中, 各廳各一人除職, 而扈衛廳三中五分一人, 姑未調用矣。上曰, 禁旅幾人耶? 興慶〈曰〉, 禁旅三人, 而二人則得參於調用矣。上曰, 其中習讀官誰耶? 興慶曰, 李東碩也。上曰, 禁旅一人扈衛廳一人, 先用, 可也。興慶曰, 東碩, 若非禁旅, 則其中優等者, 當先用矣。上曰, 依爲之。宅賢曰, 淸道郡守, 監司以未差, 懸注於貶目中, 以未差出代之意, 敢啓。上曰, 依爲之。顯祿曰, 都承旨兪崇, 今已肅謝, 以該房入侍之意, 敢達。上曰, 依爲之。同副承旨金致垕牌不進傳旨書入。上曰, 推考傳旨捧入。顯祿曰, 同副承旨金致垕, 旣有只推之命, 更爲牌招, 何如? 上曰, 依爲之。下敎于兵批曰, 水虞候崔台耉, 以病重罷黜, 今番歲抄, 不爲敍用耶? 興慶曰, 不入於敍用中矣。上曰, 狀聞罷黜, 例有敍用之規, 而似未照管敍用, 今番都政, 一體調用, 可也。兩銓長, 皆進來。宅賢·興慶, 皆進伏。上曰, 西北人, 各別錄用, 擬望時懸注事, 有所下敎, 而近來臺侍無擬, 望臺侍之事, 向者騎郞, 亦遭臺彈, 殊無先朝申飭之意, 各別收用。嶺南人錄用事, 因大臣所達, 亦已有命, 一體收用, 可也。宅賢曰, 西北·嶺南人, 不無擬望之時, 而難於續續懸注矣。上曰, 嶺南人, 雖不懸注, 備擬之際, 先爲告知, 可也。西北人收用, 自先朝申飭, 而不能一一收用, 誠可慨也。崇曰, 各殿參奉, 皆以生進差出, 而濬源殿參奉, 則因御史書啓, 以其地人差出事, 定奪, 故臣以其地人, 備三望上送, 則該曹不用, 北方之人莫不觖望。卽今韓在垕外, 無從仕之人, 如朱泂离者, 亦可用之人也。上曰, 濬源殿參奉, 以北關人差出事, 有命, 而何不擧行耶? 宅賢曰, 以其地人差出, 不無弊端, 故自京差送矣。崇曰, 六鎭守令, 文武交差事, 臣於辭陛時, 有所定奪, 而終不擧行, 其地之人, 亦爲觖望矣。上曰, 以六鎭, 爲異於他地, 而無可去之人耶? 宅賢曰, 卽今鍾城府使, 當爲差出, 而亦無擬望之人矣。有慶曰, 臣於實錄見之, 先朝多有申飭之事, 而每未擧行, 蓋以無可送之人而然矣。上曰, 每以經幄之臣, 差遣六鎭爲難, 以致如此, 旣已出身, 則何擇燥濕? 各別差送文官事, 申飭銓曹, 可也。北道事, 欲爲問之, 而今當親政, 故未果矣。旣已發端, 北道農事, 何如? 崇曰, 北道農事, 似未免設賑矣。上曰, 頃者因赦蒙放之人田日祥, 又因秋曹覆啓, 纔已復囚, 日祥事, 何如? 崇曰, 田日祥初去時, 不無可觀之政, 而其地兩班二人, 濫刑致斃, 故褒貶置之下考矣。因其妻子呼冤, 有査聞之事, 而不過濫刑之律, 而無償命之法, 故臣亦申申言之於屍親矣。年少武弁, 雖至過刑致斃, 府民杖殺, 元無償命之法矣。上曰, 少退。諸臣, 出閤門外, 少選, 復爲入侍。上曰, 承旨進來。廷熽進伏。上曰, 此疏讀之。廷熽, 讀右承旨洪龍祚疏。批答在日記 又讀司諫李根疏, 批答在日記 上曰, 今日是親政初開之日, 而待兵曹堂上肅謝, 以致日晩, 明日則殿坐時刻, 以辰初二刻爲之, 可也。興慶曰, 俄者考見別中日承傳, 禁旅四人中, 一人已用, 三人餘在, 而與習讀官李東碩, 本曹堂上軍官一人, 皆三中五分, 無以取舍, 當用幾人耶? 上曰, 可用二三人耶? 興慶曰, 若用二三人, 則久勤將未調用矣。上曰, 武臣堂上誰耶? 興慶曰, 林時華也。上曰, 可爲守令者耶? 興慶曰, 旣是出身, 而又爲嘉善, 則豈不得爲守令耶? 上曰, 守令可合, 則移送東銓調用, 不合則此後雖非大政, 卽爲調用, 李東碩則今番用之, 可也。曹司衛將望筒入啓。上曰, 安絿, 是慶尙監司兪拓基上疏之人耶? 廷熽曰, 然矣。上曰, 是, 安相徽之父耶? 興慶曰, 然矣。興慶, 持狀啓進伏曰, 此則忠淸監司金礪災實分等狀啓也, 今纔入來, 而大臣方引入, 使臣轉達, 故敢此仰達矣。各邑舊還上, 與軍餉之舊未捧, 則雖稍實之邑, 一倂停捧, 各樣身布, 依昨年例參酌蠲減, 軍餉移轉, 勿論尤甚·之次, 全數捧留事, 爲請矣。稍實邑, 則舊還上最多一年條, 軍餉上年條, 竝準捧, 新還上準捧, 各樣身布上年條竝準捧。之次邑, 則勿論還上與軍餉, 舊未收停捧, 新分給準捧。移轉軍餉, 三分之二, 則輸納本所, 三分之一, 則捧留本邑。身布今年條準捧, 舊未收停捧。尤甚邑, 則勿論還上與軍餉, 舊未收停捧, 新分給準捧, 移轉軍餉, 折半捧留本邑, 折半輸納本所, 身布減三分之一, 以此分付,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興慶曰, 頃因臺啓, 有典獄摘奸承旨推考, 在逃吏胥輩譏捕之事, 臣請略陳其始末焉。臣考見都案色文書, 則久遠之事, 未能詳知, 而今甲午年, 自備局啓下定奪, 以京騎兵一千五百名, 分定各邑, 排八番收布上納, 以爲祭享及擧動時雇軍之地, 一次所捧, 當爲六十同, 可以繼用, 而下吏輩, 居間潛自捧食, 入於官用者, 未滿三十餘同, 故每每貸用於他邑, 不成貌樣, 誠可寒心。都案郞廳金鑄, 爲人詳明, 任怨綜核, 鉤得吏輩之所偸, 連次徵捧, 而若不囚禁嚴督, 則自爾遷就, 且其潛捧軍布, 耗竊國財, 係是極罪, 故臣開坐禁營, 使之捉入, 則渠輩知幾逃躱, 其就囚者, 書吏四人, 庫直一名, 逃走書吏五人, 則代囚其妻孥, 十分參酌, 以其一次所捧之半, 分徵於各人, 而隨其入屬年月之久近, 分多少定數捧納, 則畢納者數人, 其餘則多數未收矣。畢納者, 則臣固欲一番陳達, 勘律處之, 而第其畢納中妻孥之代囚者, 勘律爲難, 政爾商量, 未及稟定之際, 承旨摘奸之命, 混同放釋, 以致逃逸, 承旨之事, 未免顚錯矣。臣於其日, 以賓客, 入參書筵時, 曹屬來言, 承旨放送此罪人之故, 卽送旗手, 使之還爲拘留, 書筵罷後, 旗手還告罪人等出獄之後, 已卽散亡, 未得捉來云, 臣棍治旗手, 仍令本曹使令跟捕矣。臺啓竟發, 有令捕廳譏捕之命, 而今過數旬, 尙未捉得, 其爲痛惋, 當復如何? 蓋聞厥漢輩親屬, 晏然在城中云, 必無不相通之理, 嚴飭捕廳, 使之定限捕得, 而如未捕得, 則當該部將, 重棍汰去之意, 分付何如? 上曰, 頃因臺疏, 已有批答矣。近來公用之匱乏, 雖緣連歲凶荒, 而如此輩夤緣弄奸, 以耗國財, 不可不嚴治, 依所達爲之, 可也。出擧條 上, 出示咸鏡監司狀啓曰, 此狀啓何如耶? 興慶曰, 此狀啓, 請以尤甚四邑, 則田稅及諸般米布, 一倂蕩減, 之次七邑田稅及諸般身布, 折半蠲減, 三·甲兩邑, 與尤甚邑, 一體蕩減矣。大抵道臣, 偏於爲民, 故狀請之事, 或不無過中之端, 而前監司今方入侍, 下詢而處之, 何如? 行都承旨兪崇曰, 三·甲饑荒事, 俄已陳達矣。當初分等時農形, 似爲免凶, 故不入於尤甚中矣。節晩後, 因其早雪, 山上所耕, 則未及收穫, 鳥獸之群, 以山果不實, 盡下田疇, 無不蹂躪, 故無異赤地, 而且其元上納之數, 不爲大段, 自朝家, 雖爲蠲減, 所失無多, 與尤甚邑, 一體蠲減似好, 而新監司到任之初, 目見民間切急之狀, 有所狀聞, 則朝家豈無聽施之道乎? 上曰, 道臣狀請, 每多過中, 而此則新監司下去, 爲恤窮民, 有此狀請, 不可盡爲勿施, 請其折半處, 減三分之一, 請其三分減二處, 折半, 三·甲與尤甚邑, 一體蠲減, 可也。出擧條 興慶曰, 頃日大駕, 園陵幸行時, 新店居民, 有一年給復之敎矣。凡給復之規, 有烟役復戶, 有田結復戶, 未知以何復戶給之乎? 臣待罪惠廳, 故敢此稟達。上曰, 此非予過中之事也, 其時臺臣亦不知, 而有所疏論, 故以有異於光武之給復二年, 爲批矣。曾於私墓往來時, 每由此路, 而今又過此, 不無感愴之懷, 有給復之命, 而此不過一年之烟戶雜役, 非所以給田結也。出擧條 上曰, 業欲下敎而未果, 今方從容言之矣。所謂別軍職, 初以八壯士爲之者, 其意非偶, 近來則爲要職, 紛竸甚矣。八壯士子孫, 可以收用, 而別軍職之名, 不輕而重, 不必多取, 膂力過人然後, 可以爲之, 勿論兩班·常漢, 別擇告達, 則予當取之耳。興慶曰, 近來或有上言, 請爲別軍職者, 極爲寒心, 此後則非特八壯士子孫中擇取, 若有可合者, 則當爲啓達矣。上曰, 百中抄十, 十中抄一, 必以擧世稱道者, 入達筵中, 而不使其自知也, 方在別軍職者, 無一人可爲閫帥者, 故慨然有此敎矣。卿方爲判金吾, 聖龍獄事, 今將過歲, 趙文普其有疑處乎? 興慶曰, 未知其疑處矣。上曰, 頃聞大臣之言, 文普, 是先正臣趙光祖之子孫, 先正, 卽東方之大儒賢也。聳動頹世之道, 可恤其子孫, 文普旣已置之東間, 未究竟前, 不可全釋, 特爲解枷, 以示予待先正之意也。兵吏批啓曰, 姑罷。上曰, 知道。諸臣, 以次退出。
○ 辰時, 上御熙政堂。親政入侍時, 吏批, 判書沈宅賢, 參判金有慶, 參議申昉, 右副承旨李廷熽, 佐郞朴師聖, 注書趙明翼, 記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