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입력 내용 삭제
문자입력기
검색
부수검색
음가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검색
열 람
승정원일기
정보화사업
승정원마당
왕 대
책별
조직과 기능
연혁
작성방식
사료적가치
기록유산
개 요
범 례
공지 사항
인조 - 고종
16대 인조(1623년~)
17대 효종(1649년~)
18대 현종(1659년~)
19대 숙종(1674년~)
20대 경종(1720년~)
21대 영조(1724년~)
22대 정조(1776년~)
23대 순조(1800년~)
24대 헌종(1834년~)
25대 철종(1849년~)
26대 고종(1863년~)
27대 순종(1907년~)
정조 22년
1798년 (무오)
1월
2월
3월
4월
5월
6월
7월
8월
9월
10월
11월
12월
승정원일기 95책(탈초본 1794책) 정조 22년 7월 12일 갑술
1798년 嘉慶(淸/仁宗) 3년
1일
2일
3일
4일
5일
6일
7일
8일
9일
10일
11일
12일
13일
14일
15일
16일
17일
18일
19일
20일
21일
22일
23일
24일
25일
26일
27일
28일
29일
晴
行都承旨
李晩秀
病
。左承旨
宋銓
坐
。右承旨
蔡弘遠
坐直
。左副承旨
鄭尙愚
坐直
。右副承旨
尹光顔
坐
。同副承旨
李溏
坐
。注書
洪奭周
仕
尹命烈
未肅拜
。假注書
李允謙
仕直
。事變假注書
黃萬齡
仕
。
昌德宮에 머묾. 常參과 經筵을 정지함
○ 上在
昌德宮
。停常參·經筵。
○ 上在
昌德宮
。停常參·經筵。
○
鄭尙愚
啓曰, 今日乃是處暑, 自明日視事, 當爲取稟, 而老炎猶甚, 新涼未生, 姑觀日候, 更稟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鄭尙愚
啓曰, 今日乃是處暑, 自明日視事, 當爲取稟, 而老炎猶甚, 新涼未生, 姑觀日候, 更稟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傳于
鄭尙愚
曰, 次對進定於今日。
○ 傳于
鄭尙愚
曰, 次對進定於今日。
○ 傳于
鄭尙愚
曰, 大臣·備局堂上引見。
○ 傳于
鄭尙愚
曰, 大臣·備局堂上引見。
○ 傳于
宋銓
曰, 藝文提學批下, 牌招察任。
○ 傳于
宋銓
曰, 藝文提學批下, 牌招察任。
○ 以京畿監司
李在學
狀啓, 喬桐府使
吳載徽
, 殺獄初檢狀, 實因不爲懸錄, 格例自有違錯, 所當論勘, 而旣兼統禦使, 不得循例狀罷, 令廟堂稟處事, 傳于
鄭尙愚
曰, 殺獄文案, 何等審愼, 則報辭之首尾橫決, 萬萬駭然, 該府使
吳載徽
, 不可以兼任統禦有所稟處, 爲先削其職名, 以爲按獄不審者之戒, 其代令該曹, 口傳差出, 該案錄啓事, 回諭。
○ 以京畿監司
李在學
狀啓, 喬桐府使
吳載徽
, 殺獄初檢狀, 實因不爲懸錄, 格例自有違錯, 所當論勘, 而旣兼統禦使, 不得循例狀罷, 令廟堂稟處事, 傳于
鄭尙愚
曰, 殺獄文案, 何等審愼, 則報辭之首尾橫決, 萬萬駭然, 該府使
吳載徽
, 不可以兼任統禦有所稟處, 爲先削其職名, 以爲按獄不審者之戒, 其代令該曹, 口傳差出, 該案錄啓事, 回諭。
柳孝源에게 관직을 제수함
○ 兵曹口傳政事, 以
柳孝源
爲京畿水使。
○ 兵曹口傳政事, 以
柳孝源
爲京畿水使。
○ 吏曹, 喬桐府使單
柳孝源
。
○ 吏曹, 喬桐府使單
柳孝源
。
李翼晉에게 관직을 제수함
○ 兵曹參知前望單子入之,
李翼晉
落點。
○ 兵曹參知前望單子入之,
李翼晉
落點。
○ 以咸鏡監司
李集斗
狀啓,
甲山府
民家漂失人命渰死事, 判付內啓下, 備邊司爲旀,
甲山
水災民舍之漂失者, 爲一百十六戶, 而人命渰死, 爲一百三十八口, 聞甚驚慘, 寧欲無言? 比諸年前
明川
渰漂, 雖有多寡之別, 而一社之偏酷, 殆有甚焉, 渰死之處, 分付地方官, 另設一壇, 待祭文下去, 令奉命之祭官, 招集死者妻孥於壇場之外, 一邊慰諭, 一邊備祭物, 以祭文讀而侑之, 死者及全沒戶鱞寡, 道伯拔例賙恤, 被災民人, 無論生死, 新舊之還上·身·布·雜役等諸般可徵者, 一竝蕩減事, 三懸鈴嚴飭, 行會道伯, 而設祭則當遣史官, 自京下送, 恐有爲弊於少
[小]
民, 以出宰經幄者, 差兼史代行, 事體反有勝者。洪原縣監
李明淵
, 權付春秋兼銜爲祭官, 所下祭文讀宣, 其他慰諭等事, 着實擧行事, 分付, 此意一體下諭兼史處, 擧行後使之狀聞爲良如敎。
○ 以咸鏡監司
李集斗
狀啓,
甲山府
民家漂失人命渰死事, 判付內啓下, 備邊司爲旀,
甲山
水災民舍之漂失者, 爲一百十六戶, 而人命渰死, 爲一百三十八口, 聞甚驚慘, 寧欲無言? 比諸年前
明川
渰漂, 雖有多寡之別, 而一社之偏酷, 殆有甚焉, 渰死之處, 分付地方官, 另設一壇, 待祭文下去, 令奉命之祭官, 招集死者妻孥於壇場之外, 一邊慰諭, 一邊備祭物, 以祭文讀而侑之, 死者及全沒戶鱞寡, 道伯拔例賙恤, 被災民人, 無論生死, 新舊之還上·身·布·雜役等諸般可徵者,...
○ 吏曹, 兼春秋單
李明淵
。
○ 吏曹, 兼春秋單
李明淵
。
○ 禁府啓目, 粘連向前
金喆淳
亦大同木則自有升品, 而比前峻捧, 追停退則名雖俵民, 而實歸吏逋, 揆以法意, 極爲可駭, 以此照律, 何如? 判付啓, 依允。
○ 禁府啓目, 粘連向前
金喆淳
亦大同木則自有升品, 而比前峻捧, 追停退則名雖俵民, 而實歸吏逋, 揆以法意, 極爲可駭, 以此照律, 何如? 判付啓, 依允。
○ 藝文提學
洪良浩
疏曰, 伏以臣, 一病沈淹, 居然三載, 飾巾須符, 人事都絶。近幸始尋生路, 而神精耗脫, 行步蹣跚, 非復陽界人物。臣旣自甘於癃廢, 世亦不問其生死, 蹤跡久斷於周行, 姓名不登於朝紙, 不意藝苑除命, 忽下於伏枕呻囈之中, 臣於是感激踧踖, 有淚盈眶, 不知何以得此也。臣病旣貞痼, 情又臲卼, 比如陳朽之材, 無當於藥籠, 蹇退之蹄, 不任於鞭策, 合作聖世之棄物矣, 豈可彈冠於塵篋之中, 曳履於花甎之班乎? 至若見叨之職, 又有公格之有拘者, 蓋曾經文衡者, 不得行提學之任, 其來已久, 便成故事。昔在
肅廟
朝, 故重臣
金鎭圭
, 旣經文衡之後, 不復行公於提學, 粵我
英廟
朝, 故相臣
李宜顯
, 適帶弘文提學, 而以前文衡, 當新薦之時, 引義不進, 大臣啓遞, 然後始爲行圈, 其後故重臣
徐命膺
, 故相臣
李福源
, 亦皆援例引義, 得蒙體諒, 間雖有一二行公之人, 而或因副急而乍膺, 非謂當然而可常也, 今豈可循蹔有之禮, 而破永久之格乎? 臣於前冬, 伏奉見職特授之命, 而未敢出膺, 卽蒙許解之恩, 今日去就, 宜無異同。且於向政弘提之差出也, 銓曹啓辭, 謂無無故之人, 只以二望儗
[擬]
入, 則如臣者, 不足備數於前望, 其意可見, 臣之不可冒進也, 於是尤決矣。噫, 臣逖違文陞, 常切戀結之忱, 屢辱甄收, 寧緩叩謝之義, 而以病勢則無望趨走也, 以公格則不宜破壞也, 以情跡則不容冒沒也。玆敢力疾搆辭, 哀籲於慈覆之下, 伏乞聖慈, 俯賜矜察, 亟命鐫改新授之銜, 以存官方, 以安私分, 不勝幸甚, 臣無任云云。答曰, 省疏具悉。曾經文衡者, 於文任, 雖有一二辭遞之人,
續典
中昭載通擬之語, 此非金石之典乎? 至於昨云無人, 翌又備望, 顚倒之責在於銓臣, 卿其勿辭行公。
○ 藝文提學
洪良浩
疏曰, 伏以臣, 一病沈淹, 居然三載, 飾巾須符, 人事都絶。近幸始尋生路, 而神精耗脫, 行步蹣跚, 非復陽界人物。臣旣自甘於癃廢, 世亦不問其生死, 蹤跡久斷於周行, 姓名不登於朝紙, 不意藝苑除命, 忽下於伏枕呻囈之中, 臣於是感激踧踖, 有淚盈眶, 不知何以得此也。臣病旣貞痼, 情又臲卼, 比如陳朽之材, 無當於藥籠, 蹇退之蹄, 不任於鞭策, 合作聖世之棄物矣, 豈可彈冠於塵篋之中, 曳履於花甎之班乎? 至若見叨之職, 又有公格之有拘者, 蓋曾經文衡者, 不得行提學之任, 其來已久, 便成故事。昔在
肅廟
朝, 故重臣
金鎭圭
, 旣經文衡之後, 不復行公於提學, 粵我...
○ 戊午七月十二日卯時, 上御
誠正閣
。大臣·備局堂上引見入侍時, 左副承旨
鄭尙愚
, 假注書
李允謙
, 事變假注書
黃萬齡
, 記注官
金景煥
·
承膺祚
, 右議政
李秉模
, 行左參贊
鄭民始
, 兵曹判書
李時秀
, 禮曹判書
沈煥之
, 戶曹判書
趙鎭寬
, 行護軍
徐有大
·
申大顯
·
李書九
, 大司憲
徐龍輔
, 行大司諫
韓用龜
, 執義
沈奎魯
, 正言
洪受浩
, 修撰
洪樂游
, 以次進伏訖。
秉模
曰, 近日日氣不調,
二十字刀割
聖體候若何?
二十五字刀割
上曰, 一樣矣。
秉模
曰, 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秉模
曰,
惠慶宮
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上曰, 次對爲之。
秉模
曰, 此摠戎使
申大顯
, 水原留守
徐有隣
, 廣州留守
洪檍
, 江華留守
申光履
, 京畿水使
吳載徽
, 永宗防禦使
李晢
, 平安監司
閔鍾顯
, 兵使
李儒敬
, 黃海兵使
李格
, 江原監司
金履翼
, 統制使
尹得逵
, 慶尙左兵使
李普漢
, 右兵使
安橚
, 忠淸兵使
李文爀
, 水使
具明遠
, 全羅兵使
申鴻周
, 左水使
趙岱
, 右水使
金處漢
, 北兵使
李潤謙
, 南兵使
徐有秉
, 秋操取稟狀啓也, 以爲今秋水陸操·合操·城操·巡操·面操·巡歷·巡點及未行操處官鎭門聚點, 竝請令廟堂, 稟旨分付, 災傷覆審, 校生考講, 鄕騎士勸別武武學都試, 依例設行爲辭矣。今年農形, 東西北諸道, 可占豐登, 其餘諸道, 不無優劣而其爲均稔, 有未可必,
京畿
·
三南
水陸操·合操·城操·巡操·面操及巡歷巡點竝停止,
關東
昨秋行操,
平海
·
蔚珍
等邑, 亦不無如干被災處,
海西
則向來水災, 雖不大段, 昨年被水各邑, 祛沙墾土之餘, 民力未蘇, 一體停止, 北兵營之春操於
茂山
以北, 秋操於
富寧
以南, 南兵營之春行於
三
·
甲
, 秋行於
端川
以南, 自是定式, 而
北
之
茂山
以北,
南
之
三
·
甲
, 年前一經春操, 則今秋之設行於
富寧
及
端川
以南, 自是當次, 年又荐登, 竝爲設行之意, 分付,
關西
則例以春南秋北, 而南則近雖一行, 北操久廢,
淸北
諸邑, 間被漂頹之災, 而大體論之, 可謂年登, 巡操·城操, 依例設行之意, 分付, 各樣都試及災傷覆審·校生考講等事, 依前例擧行之意, 知委各該道, 未行操處官鎭門聚點, 依近例各別嚴飭, 俾無令久漸弛之弊,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秉模
曰, 訓鍊大將
李敬懋
上疏批旨內, 疏辭下廟堂稟處事, 命下矣。取見其疏本, 則以爲伏見京畿監司
李在學
擧條下者, 以訓局陞戶之在本道者, 勿爲抄上事, 筵稟蒙允矣。陞戶抄上, 法意甚重, 各道分定, 自有其數, 年荒設賑之時, 雖或有道臣之請停, 輒爲廟堂之防啓, 且於先朝庚午, 以雖値饑饉癘疫之年, 毋得停退減額之意, 覆啓定式, 今此道臣所請, 非停非減, 只曰勿抄, 若勿抄於本道, 則將覓代於何地乎? 目下
畿
邑事勢, 合有商量, 而不請稟處, 直請勿抄, 一經筵稟, 便卽施行, 曾未有例, 五名陞戶, 不可以數少而或忽。下臣疏辭於廟堂, 講究便宜之方爲辭, 該道臣擧條, 亦爲取見, 則以爲今値式年, 壯勇營陞戶軍二十名, 訓局陞戶軍五名, 當自本道, 依例分定各邑, 趁期抄上, 而
畿內
三十四邑中除應頉之十三邑, 則當爲抄上處, 不過二十一邑, 陞戶合二十五名, 故四名實無分定之邑, 訓局陞戶則勿爲抄上爲辭矣。訓局陞戶數雖小, 而法甚美, 諸般可用之才, 多出陞戶, 決不可輕易減數, 而以今事勢言之, 則他道加定, 旣無其路,
畿
邑疊定, 亦是行不得之事, 依道臣所奏, 訓局陞戶四名, 姑爲權減之外, 恐無他道, 而凡事一開路, 則易致陵夷, 此後此等闊狹之論, 一切嚴防, 訓局體貌, 何等嚴重, 而道臣之不請稟處, 直請分付該營, 有關京外體統, 京畿監司
李在學
, 從重推考,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秉模
曰, 此平安兵使
李儒敬
狀啓也, 以爲本營支放, 專靠餉耗, 而一自蕩債之後, 元餉停減之數, 又過萬餘石, 故耗條隨而減損, 排用無以成樣, 而本營支放, 添補
東林城
餉耗米三百石, 再昨年移劃本府
郭山郡
案付軍身役錢二百兩蠲減, 而餉耗軍布不減之前, 不足之數, 殆過三百石之多, 自減
東
·
郭
餉錢以來, 去年割本數, 爲六百二十二石, 則至於今年, 勢將竝耗割本, 而其數將爲七百石, 一年二年, 本愈縮而耗益減, 苟救其弊, 須得不關之錢穀, 然後可無窒礙之患, 而
昌城府
穀多戔少之弊, 比他邑尤甚, 以二千八百七十餘戶, 編於應分折米二萬五千一百八十石, 則大·中戶所受, 洽過十餘石, 小殘戶不下七八石, 實爲難支之弊, 又以該府
當峨山城
餉米, 竝耗添本, 逐年增分, 其爲戔瘼, 有倍於府還, 而自癸巳至昨年, 二十五年增耗添本之數, 折米爲一萬三千八百七十四石, 耗爲一千三百八十石, 雖除城府年例應下五百二十五石, 耗八百六十五石, 逐年添分, 滋息無限, 而營餉則割本漸縮, 城餉則添耗漸加, 且有癸巳年本府許劃之已例,
當峨山城
餉米添本耗一千三百八十七石中五百二石, 依前劃下城府公下, 七百石, 以本營支放添補次, 逐年劃下, 一百六十五石, 如例添本仍分事, 請令廟堂稟處矣。該閫以八路中雄閫, 近來凋弊轉甚, 而旣失於
東林
, 又失於
郭山
, 數雖無多, 勢必切悶, 狀辭論列, 無怪其如此, 而第念本道穀簿, 務在儲積,
當俄城
餉, 設有戔弊, 或移平倉, 或移他邑, 不無其路, 歲劃七百石一款, 不可輕議, 今姑置之。該營各年停減之數, 洽過萬餘石云, 今年該道舊還, 亦當參量收捧, 分付道臣, 來頭分排時, 各營舊還, 設或拘於年條, 未準元數, 以他衙門穀, 準數移充, 則此乃收拾等棄之穀, 永有支放復舊之效, 其爲利害便否, 比諸劃出見在之城餉, 不啻相懸, 以此意知委道·帥臣, 預令知悉擧行? 何如。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秉模
曰, 昨年因大小科場, 移設營下, 所入物力, 自各該監營, 從便措處之意, 有所行會矣。卽見諸道所報, 則或以錢拮据, 或以穀區劃, 以爲勿煩各邑, 永久遵行之道, 而其中
關東
則自營門措辦外不足之數, 分排各邑, 略略添補, 雖若有違於勿煩各邑之意, 其實則最似無弊, 不必以異於他道爲拘, 一竝依所報施行之意, 分付各該道,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此事曾欲定式而未果矣。災傷覆審, 卽都事應行之職務, 而先朝乙亥以後, 道臣替行, 而每年年分事目頒下之時, 度支之長, 必以敬差官差送, 與道臣替行間, 年年提稟, 都事掌試道臣替行, 旣援年分敬差之例, 則每式年, 前期提稟, 以寓存羊之義爲可, 以此意分付禮曹定式, 可也。
出擧條
秉模
曰, 頃因黃海監司
李義駿
上疏該營蕩債時, 乙卯請得加分條之混入委折, 關問諸道矣。卽見其所報, 則以爲乙卯請得加分四萬四百石, 以本營停退各穀, 次第收捧, 則依舊還錄之意, 已有所論報, 此與永永請得者有異, 而丙辰償債變通之後, 爲救營下諸弊, 以其加分剩餘, 量宜區處, 付之償債節目。蓋其各樣區處之方, 與當初請得之意, 未免矛盾, 加分中四分三, 三萬三百石, 所當盡付之留庫條, 而今番變通, 旣値節晩, 列邑之分糶幾畢, 故就其加分中, 折半二萬二百石, 還付各邑留庫條云矣。該營蕩債, 已經廟堂論責, 今不必追理, 而至於年前請得加分之穀, 蓋爲該營穀停退條收捧前支放不足之需, 則停退條, 以次收捧之後, 卽當依其數, 次次還錄, 如法分留, 而施入於諸般救弊者, 無論多少, 事極可駭, 當該前前道臣
徐邁修
, 施以罷職之典。償債節目之有弊無弊, 有難一一遙度, 而論以大體, 限以庚申準數充報云爾, 則隨時釐救, 及期收殺, 自是後人之責, 此則自備局措辭嚴飭, 使之限滿後, 直以準償形止報來。所謂請得加分條, 道臣報辭, 旣以爲今値節晩, 分糶旣畢, 故就其加分中折半二萬二百石還付各邑留庫條云, 已分給耗條, 待秋還錄於元穀, 自明年依例半分留之意, 分付,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鎭寬
曰, 今秋年分事目, 非久當爲磨鍊, 而敬差官不爲差送, 專委道臣, 已成近例, 今年則何以爲之乎? 不可不一經稟定, 故敢此仰達矣。上曰, 依近例, 道臣爲之, 可也。
出擧條
大顯
曰, 本廳將士支放條, 昨冬因朝令, 以錢代捧矣。春後市直騰踴, 貿米無路, 故軍校支放, 以錢放下。溯考旣往, 未有前例, 專仰斗料之歎, 誠爲矜悶。昨秋幸行時, 因三邑守令所懷, 各該邑移轉, 有減給之命矣。今年當分條中六百二十石, 尙在未分中, 此與元留庫有異, 姑先推移放下後, 待時貿米還充, 實合便宜, 故敢此仰達矣。上曰, 旣聞之後, 豈可使之以錢代米放料乎? 不爲早卽筵稟, 以致許多軍校之公然不得喫米者豈成說, 卿則推考, 旣有筵敎, 從便貿用戶·兵曹, 可也。
出擧條
仍命書榻敎曰, 摠戎使
申大顯
推考。上曰, 臺諫進前,
龍輔
等曰,
鄭妻
事云云。上曰, 不允。
出擧條
龍輔
等曰,
德相
事云云。上曰, 不允。
出擧條
龍輔
等曰,
尙喆
事云云。上曰, 不允。
出擧條
龍輔
等曰, 未徹之啓事云云。無批答。
出擧條
龍輔
等曰,
啓能
事云云。上曰, 不允。
出擧條
龍輔
等曰,
夏
賊事云云。上曰, 不允。
出擧條
龍輔
等曰,
國榮
事云云。上曰, 不允。
出擧條
龍輔
等曰,
明謙
等事云云。上曰, 不允。
出擧條
龍輔
等曰,
九宗
事云云。上曰, 不允。
出擧條
龍輔
曰,
李汝節
事云云。上曰, 不允。
出擧條
龍輔
曰,
崔進吉
事云云。上曰, 不允。
出擧條
用龜
曰,
克觀
等事云云。上曰, 不允。
出擧條
用龜
曰,
尙魯
事云云。上曰, 不允。
出擧條
用龜
曰,
姜彝天
等事云云。上曰, 不允。
措辭竝見上
出擧條
命次對先退。命書公事判付訖。仍命退, 承史以次退出。
○ 戊午七月十二日卯時, 上御
誠正閣
。大臣·備局堂上引見入侍時, 左副承旨
鄭尙愚
, 假注書
李允謙
, 事變假注書
黃萬齡
, 記注官
金景煥
·
承膺祚
, 右議政...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