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입력 내용 삭제
문자입력기
검색
부수검색
음가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검색
열 람
승정원일기
정보화사업
승정원마당
왕 대
책별
조직과 기능
연혁
작성방식
사료적가치
기록유산
개 요
범 례
공지 사항
인조 - 고종
16대 인조(1623년~)
17대 효종(1649년~)
18대 현종(1659년~)
19대 숙종(1674년~)
20대 경종(1720년~)
21대 영조(1724년~)
22대 정조(1776년~)
23대 순조(1800년~)
24대 헌종(1834년~)
25대 철종(1849년~)
26대 고종(1863년~)
27대 순종(1907년~)
정조 22년
1798년 (무오)
1월
2월
3월
4월
5월
6월
7월
8월
9월
10월
11월
12월
승정원일기 95책(탈초본 1801책) 정조 22년 12월 2일 신묘
1798년 嘉慶(淸/仁宗) 3년
1일
2일
3일
4일
5일
6일
7일
8일
9일
10일
11일
12일
13일
14일
15일
16일
17일
18일
19일
20일
21일
22일
23일
24일
25일
26일
27일
28일
29일
30일
晴
行都承旨
閔台爀
坐
。左承旨
金載翼
坐直
。右承旨
李肇源
坐
。左副承旨
李海愚
坐
。右副承旨
鄭尙愚
坐直
。同副承旨
沈象奎
坐
。注書
金啓溫
仕
一員未差。假注書
李允謙
仕直
。事變假注書
任百禧
仕
。
昌德宮에 머묾. 常參과 經筵을 정지함
○ 上在
昌德宮
。停常參·經筵。
○ 上在
昌德宮
。停常參·經筵。
入直 軍士의 中日習射를 위해 標信을 청하는 都摠府의 啓
○
金載翼
, 以都摠府言啓曰, 今日入直內三廳武兼禁軍及軍兵等, 中日習射, 請出標信。傳曰, 知道。
○
金載翼
, 以都摠府言啓曰, 今日入直內三廳武兼禁軍及軍兵等, 中日習射, 請出標信。傳曰, 知道。
御營廳의 軍兵이 日次私習한다는 金載翼의 啓
○
金載翼
啓曰, 御營廳將官來言, 今日本廳軍兵, 日次私習云矣, 敢啓。傳曰, 知道。
○
金載翼
啓曰, 御營廳將官來言, 今日本廳軍兵, 日次私習云矣, 敢啓。傳曰, 知道。
○ 傳于
沈象奎
曰, 禮房承旨, 馳詣受香所, 奉審摘奸以來。
○ 傳于
沈象奎
曰, 禮房承旨, 馳詣受香所, 奉審摘奸以來。
○ 傳于
閔台爀
曰, 諸承旨持公事入侍。
○ 傳于
閔台爀
曰, 諸承旨持公事入侍。
○ 以備邊司, 本司坐起進不進單子, 傳于
金載翼
曰, 三明日次對, 進定於今日。
○ 以備邊司, 本司坐起進不進單子, 傳于
金載翼
曰, 三明日次對, 進定於今日。
○
閔台爀
啓曰, 諸承旨, 持公事入侍事, 命下矣。臣等詣閤, 而三明日次對, 進定於今日次對日, 例不得持公事入侍, 何以爲之? 敢稟。傳曰, 卿等旣詣閤, 仍爲入侍, 而次對亦爲詣閤。
○
閔台爀
啓曰, 諸承旨, 持公事入侍事, 命下矣。臣等詣閤, 而三明日次對, 進定於今日次對日, 例不得持公事入侍, 何以爲之? 敢稟。傳曰, 卿等旣詣閤, 仍爲入侍, 而次對亦爲詣閤。
○ 傳于
閔台爀
曰, 大臣·備局堂上引見。
○ 傳于
閔台爀
曰, 大臣·備局堂上引見。
曺錫中에게 관직을 제수함
○ 兵曹口傳政事, 副司果
曺錫中
單付。
○ 兵曹口傳政事, 副司果
曺錫中
單付。
○ 以大司成
李始源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李海愚
曰, 昨日辭疏, 深得過則稱己, 善則稱人之義, 使移他者還家, 不率者知感, 從前悠悠, 可付一笑, 雖以近者不如古之士習, 尙敢有異辭於其間乎? 且況登徹之後, 非泮長自已事, 則一二學生, 始雖乖謬醉妄, 自當丕變於朝家惜儒名之恩渥矣。以此以彼, 有何難進之可言, 則又復違牌, 事體所在, 萬萬寒心, 從重推考, 待開門牌招, 先從月三講, 依大臣筵奏擧行事嚴飭。
○ 以大司成
李始源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李海愚
曰, 昨日辭疏, 深得過則稱己, 善則稱人之義, 使移他者還家, 不率者知感, 從前悠悠, 可付一笑, 雖以近者不如古之士習, 尙敢有異辭於其間乎? 且況登徹之後, 非泮長自已事, 則一二學生, 始雖乖謬醉妄, 自當丕變於朝家惜儒名之恩渥矣。以此以彼, 有何難進之可言, 則又復違牌, 事體所在, 萬萬寒心, 從重推考, 待開門牌招, 先從月三講, 依大臣筵奏擧行事嚴飭。
○ 以全羅監司
李得臣
啓本, 年分成冊上送事判付內, 啓下戶曹爲旀, 近聞筵臣言, 俵災之不均, 而民怨狼藉爲言者多, 傳說雖未可信, 大抵不均云者, 異於不贍, 如非外從顔私而分俵, 必是道臣未及照察之中, 必有奸僞之得售, 莫以已磨勘弛心, 必圖所以自贖之方事, 嚴飭行會爲良如敎。
○ 以全羅監司
李得臣
啓本, 年分成冊上送事判付內, 啓下戶曹爲旀, 近聞筵臣言, 俵災之不均, 而民怨狼藉爲言者多, 傳說雖未可信, 大抵不均云者, 異於不贍, 如非外從顔私而分俵, 必是道臣未及照察之中, 必有奸僞之得售, 莫以已磨勘弛心, 必圖所以自贖之方事, 嚴飭行會爲良如敎。
○
金載翼
啓曰, 卽見義州府尹
李基讓
, 使臣渡江狀啓, 改修正上送之本, 則有此誤字, 奏御文字, 固當愼重, 而若是不審, 道臣亦不照察, 循例謄啓, 事甚未安, 臣之矇然捧入, 不勝惶悚, 而平安監司
閔鍾顯
, 義州府尹
李基讓
, 竝推考, 原狀啓還下送, 使之改修正上送, 何如? 傳曰, 允。此灣尹之近日所爲, 此事可謂薄物細故, 而改修正上送之狀啓, 又不敬謹, 苟有嚴畏之心, 何敢若是? 更爲下送, 可也。
○
金載翼
啓曰, 卽見義州府尹
李基讓
, 使臣渡江狀啓, 改修正上送之本, 則有此誤字, 奏御文字, 固當愼重, 而若是不審, 道臣亦不照察, 循例謄啓, 事甚未安, 臣之矇然捧入, 不勝惶悚, 而平安監司
閔鍾顯
, 義州府尹
李基讓
, 竝推考, 原狀啓還下送, 使之改修正上送, 何如? 傳曰, 允。此灣尹之近日所爲, 此事可謂薄物細故, 而改修正上送之狀啓, 又不敬謹, 苟有嚴畏之心, 何敢若是? 更爲下送, 可也。
○
李海愚
, 以義禁府言啓曰, 頃因臺啓, 忠州前營將
崔重敎
, 所犯諸條, 詳査狀聞事, 行會本道矣。卽見忠淸監司
李泰永
査啓, 則只論罪狀, 不言攸司稟處者, 非但査體之疎忽, 有違格例, 當該道臣推考,
崔重敎
當初臺啓, 旣有令道臣嚴加覈實, 致之王府, 照法勘斷之請, 而自任所, 未及上來云, 依例發遣府書吏, 所到處拿來, 何如? 傳曰, 允。
○
李海愚
, 以義禁府言啓曰, 頃因臺啓, 忠州前營將
崔重敎
, 所犯諸條, 詳査狀聞事, 行會本道矣。卽見忠淸監司
李泰永
査啓, 則只論罪狀, 不言攸司稟處者, 非但査體之疎忽, 有違格例, 當該道臣推考,
崔重敎
當初臺啓, 旣有令道臣嚴加覈實, 致之王府, 照法勘斷之請, 而自任所, 未及上來云, 依例發遣府書吏, 所到處拿來, 何如? 傳曰, 允。
○
李海愚
, 以義禁府言啓曰, 右議政
沈煥之
所啓內, 朝官或儒士中, 有老親而無他兄弟者, 如以輕罪被配, 已有年所, 情理可矜者, 宜施曠蕩之典事, 批旨內, 令該府該曹, 親年已至歸養而未及呈狀者, 雖未滿限, 衆所共知切可矜者, 使之草記可也事, 命下矣。
慶尙道鎭海縣
定配罪人
申在德
, 母年八十,
全羅道興海縣呂島絶島
定配罪人
崔尙耆
, 母年七十,
平安道龍川府
邊遠定配罪人
崔吉憲
, 母年六十七,
忠淸道保寧縣靑淵驛
定配罪人
尹恒儉
, 母年六十四, 俱無兄弟, 情理切矜云, 合有疏放之道, 而臣府不敢擅便, 上裁, 何如? 傳曰, 放送, 而此後雖以特敎定配者, 親年如在歸養之限, 則禁府·刑曹, 必卽具由草記稟旨事定式, 無論特敎定配, 照律定配, 又無論兩班·常漢, 親年未滿限時發配, 而到配後滿限, 則此等之類, 何以爲之爲可, 詳考見行之例, 仍問時·原任大臣, 取其所對意見, 草記, 可也。
○
李海愚
, 以義禁府言啓曰, 右議政
沈煥之
所啓內, 朝官或儒士中, 有老親而無他兄弟者, 如以輕罪被配, 已有年所, 情理可矜者, 宜施曠蕩之典事, 批旨內, 令該府該曹, 親年已至歸養而未及呈狀者, 雖未滿限, 衆所共知切可矜者, 使之草記可也事, 命下矣。
慶尙道鎭海縣
定配罪人
申在德
, 母年八十,
全羅道興海縣呂島絶島
定配罪人...
○
李海愚
, 以刑曹言啓曰, 朝官或儒士中, 以輕罪被配者, 因右議政
沈煥之
所啓, 令該府·該曹, 親年已至歸養, 而未及呈狀者, 雖未滿限, 衆所共知切可矜者, 使之草記事, 命下矣。取考諸道配案, 則輕罪中,
李墷
以山訟見屈後, 冒濫上言罪, 丁巳二月, 徒三年定配於三陟府, 而聞有病母, 今年爲六十四歲, 雖未及歸養之限, 無他兄弟, 情理切矜云, 而當初定配, 旣因特敎, 則臣曹不敢徑請疏放, 上裁, 何如? 傳曰, 放送, 可也。
○
李海愚
, 以刑曹言啓曰, 朝官或儒士中, 以輕罪被配者, 因右議政
沈煥之
所啓, 令該府·該曹, 親年已至歸養, 而未及呈狀者, 雖未滿限, 衆所共知切可矜者, 使之草記事, 命下矣。取考諸道配案, 則輕罪中,
李墷
以山訟見屈後, 冒濫上言罪, 丁巳二月, 徒三年定配於三陟府, 而聞有病母, 今年爲六十四歲, 雖未及歸養之限, 無他兄弟, 情理切矜云, 而當初定配, 旣因特敎, 則臣曹不敢徑請疏放, 上裁, 何如? 傳曰, 放送, 可也。
○ 右議政
沈煥之
箚曰, 伏以臣於日前登筵, 以島配罪人
成德雨
事, 略陳伊時所見, 而自上開諭, 以不得不嚴處之意, 旋又降特宥之命, 臣竊伏以爲, 昔者之臨門處分, 所以闡義理之微, 明忠逆之辨, 俾一世卿士大夫, 曉然不迷於趨捨之際, 而發蒙於冥擿之衢, 垂庇於喬木之家, 是可謂回半夜之雷聲, 喚千門之醉夢耳, 猗歟大聖人力量, 與天地同其大, 臣何敢窺其際, 而
德雨
卽一迷闇者耳。謂臣之作長僚於銓席, 當其事未發之時, 貽書明其本心之不然, 臣或意其無知妄作, 而跡實涉於忠逆義理之關, 不得爲原恕之論矣。只緣中心之如有物, 觸類而來, 乃以無隱之義, 居然仰陳於聖慈之前者, 又竊伏以爲, 今日之肆赦, 無損於大義之昭揭日星, 而矜不能於一
德雨
者, 亦足爲聖朝庇世臣之一端故耳。及夫臺啓出, 而其義嚴, 其辭峻, 臣始瞿然自失, 不覺惶汗之浹背也。噫, 臣之平生所秉, 豈輕撓於一時銓僚之顔私, 而意到倉卒, 全不量其大小輕重之權, 終不免爲妄發之歸矣, 昔賢則以人之勤攻闕失, 爲昭代之美事, 臣固不敢爲役於昔人, 然而公議之來, 但當受而無辨, 苟於此事, 臺署執法之臣, 徒恕臣之無情妄發, 而遂不一言, 則其於國體何哉? 世道何哉? 臣於今日之事, 敢不獻
延英門
外太平萬歲之賀, 而第臣之所自愧者, 職在具瞻, 義失嚴防, 詎敢自恕, 而晏然冒居於百僚之上哉? 今日籌坐, 右僚獨賢, 不敢遽然致身廊廟者, 區區微諒, 在於
尊臺閣
也, 尊朝體也。伏乞聖明, 亟降譴罰, 以彰臣罪, 以振國綱, 臣於治箚將上之際, 備郞來傳聖敎, 使之入參賓筵, 而情勢如右之外, 近因栗烈, 重觸風寒, 宛轉床褥, 末由起身, 成命之下, 昧然若不識趨恭之義然者, 病裏惶隕, 如添一症, 且伏聞一二堂疏臺章之到院者, 皆因特敎不捧, 旣啓又疏, 似有違於近日飭敎, 而疏中所論者, 若有原啓外措語, 則不可以一事迭發言, 雖以聖上矯俗革弊之苦心至誠, 此等處, 宜加闊狹, 務益恢張, 是臣區區之望也云云。答曰, 省箚具悉卿懇, 卿之引箚請譴, 不已過乎? 以卿而有日前之筵奏, 已量其無適莫, 空蕩蕩中出來, 公論亦必服其公心, 至於臺章堂疏之侵斥, 特不過官師之相規, 卿亦以爲美事, 則何必深加自咎乃爾, 卿箚中, 昔者之嚴處, 可謂回年夜之雷聲, 喚千門之醉夢, 今日之肆赦, 無損於大義, 足爲聖朝庇世臣之一端云者, 卿言略而盡矣。附陳不捧之堂疏臺章, 異於一事迭發, 亟賜裁處云云。雖出於恢張言路之意, 而旣啓又疏, 卽難矯之弊習流俗, 必欲痛革而亟改, 此一款, 勢難副施, 卿須安心視事。仍傳曰, 此批答, 遣史官傳諭。
○ 右議政
沈煥之
箚曰, 伏以臣於日前登筵, 以島配罪人
成德雨
事, 略陳伊時所見, 而自上開諭, 以不得不嚴處之意, 旋又降特宥之命, 臣竊伏以爲, 昔者之臨門處分, 所以闡義理之微, 明忠逆之辨, 俾一世卿士大夫, 曉然不迷於趨捨之際, 而發蒙於冥擿之衢, 垂庇於喬木之家, 是可謂回半夜之雷聲, 喚千門之醉夢耳, 猗歟大聖人力量, 與天地同其大, 臣何敢窺其際, 而
德雨
卽一迷闇者耳。謂臣之作長僚於銓席, 當其事未發之時, 貽書明其本心之不然, 臣或意其無知妄作, 而跡實涉於忠逆義理之關, 不得爲原恕之論矣。只緣中心之如有物, 觸類而來, 乃以無隱之義, 居然仰陳於聖慈之前者, 又竊伏以爲, 今日之肆赦, 無損於大義之昭揭...
○ 行大司諫
韓用龜
, 應敎
嚴耆
, 掌令
朴吉源
, 校理
洪秀晩
·
金熙華
, 副校理
趙得永
·
朴宗京
, 修撰
洪受浩
, 副修撰
趙萬元
啓曰, 請寢罪人
鄭致達妻
, 出置城外之命, 依前還發配所, 亟令王府, 快正典刑。
措辭見上
請物故罪人
德相
, 亟施孥籍之典。
措辭見上
請逆賊
尙喆
追施孥戮之典。
措辭見上
一行半刀割
答三司曰, 不允。
八字刀割
○ 行大司諫
韓用龜
, 應敎
嚴耆
, 掌令
朴吉源
, 校理
洪秀晩
·
金熙華
, 副校理
趙得永
·
朴宗京
, 修撰...
○ 行大司諫
韓用龜
, 掌令
朴吉源
啓曰, 請遲晩後物故罪人
啓能
, 亟施孥籍之典,
趾賊
等凶種, 快施邦刑,
獻遂
設鞫得情。
措辭見上
請
夏
賊子女, 亟施跪斬之典,
斗恭
親屬應坐之類, 一依
适
·
雲
例擧行,
英材
·
斗恒
及
夏
賊親屬奴傔
連伊
夫妻, 竝嚴鞫得情, 夬正典刑。
措辭見上
請物故罪人
國榮
, 亟施孥籍之典。
措辭見上
請
明謙
·
以謙
, 亟施孥戮, 逆
復
庶子
好石
, 亟施處絞, 荐棘罪人
時偉
, 設鞫得情, 夬正王法, 遲晩罪人
宇鎭
, 捧根脚, 夬正王法。
措辭見上
請承款後物故罪人
九宗
, 亟施孥籍之典。
措辭見上
答兩司曰, 不允。
○ 行大司諫
韓用龜
, 掌令
朴吉源
啓曰, 請遲晩後物故罪人
啓能
, 亟施孥籍之典,
趾賊
等凶種, 快施邦刑,
獻遂
設鞫得情。
措辭見上
請
夏
賊子女, 亟施...
○ 掌令
朴吉源
啓曰, 請
崔進吉
依律處斷。
措辭見上
請還寢
金甲島
定配罪人
成德雨
放送之命。
措辭見上
答府曰, 不允。
○ 掌令
朴吉源
啓曰, 請
崔進吉
依律處斷。
措辭見上
請還寢
金甲島
定配罪人
成德雨
放送之命。
措辭見上
答府曰, 不允。
○ 戊午十二月初二日辰時, 上御
誠正閣
。諸承旨持公事入侍時, 行都承旨
閔台爀
, 左承旨
金載翼
, 右承旨
李肇源
, 左副承旨
李海愚
, 右副承旨
鄭尙愚
, 同副承旨
沈象奎
, 記事官
金啓溫
, 假注書
李允謙
, 記注官
金景煥
, 編修官
洪樂游
, 以次進伏訖。
台爀
·
尙愚
以無公事先退。
載翼
曰,
黃海道
兵符, 今次造成, 監司所佩兵符右一隻, 及守令·邊將所佩兵符三十七隻, 監營所上守令·邊將兵符左隻三十七隻, 所管兵水營所上守令·邊將左隻三十七隻, 合一百十二隻, 定禁軍下送, 使之分上, 而各邑鎭守令, 邊將所佩右隻及所管營門所上各邑·鎭兵符左隻, 收聚上送, 以爲燒火之地事, 本道監司處下諭,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載翼
曰, 密符造成時請出密匣, 他密符所奉御押, 當模畫爲之乎? 上曰, 唯。命
肇源
, 書崇陵忌辰祭受押單子判付,
海愚
讀奏全羅監司
李得臣
啓本,
尹景允
寶城郡
到配事。命書判付, 仍令
肇源
·
海愚
先退。上曰, 次對入侍。賤臣承命出傳, 與事變假注書
任百禧
, 左議政
李秉模
, 行左參贊
鄭民始
, 行吏曹判書
金文淳
, 行上護軍
金持默
, 行大護軍
李敬懋
, 兵曹判書
李時秀
, 禮曹判書
趙尙鎭
戶曹判書
趙鎭寬
, 刑曹判書
朴宗甲
, 漢城判尹
申大顯
, 右尹
李漢豐
, 行護軍
徐龍輔
·
李書九
, 副校理
朴宗京
, 掌令
朴吉源
, 偕入進伏訖。上曰, 今日籌坐, 右相何爲不參?
秉模
曰, 果有實病, 而然云矣。上曰, 日前賓對, 右相以
成德雨
事, 有所筵奏, 以右相之所執, 有此公論故, 因以放送, 而臺啓繼發, 其時右相之言, 雖是無適莫中出來, 臺啓旣發, 則此爲難安之端, 而昨日又有一二臺疏, 疏辭比之啓語, 稍似較重, 百無挨逼於右相者故, 雖不賜批, 予則意謂右相之今日不來於本司者, 以其臺疏之未撤者, 似或爲引故, 俄使備郞往問, 則其所回奏, 右相則初不知臺疏之入不入, 然則俄者下敎, 便是提醒者然矣。大抵臺諫事, 亦不成說, 如有可爭之事則爭執可也, 而旣已發啓, 又從以迭投疏章, 寧有如許臺體乎? 仍敎
用龜
曰, 諫長旣久任, 則豈不知此等格例, 而無一言察飭也? 且諫長之連日詣臺, 以其日前問備諸臺之不來而然乎? 處置出仕後, 固當循例詣臺, 而又俟出牌, 抑何意也? 先從臺諫嚴於防範然後, 他可糾劾, 以此申飭, 可也。
秉模
曰, 近日日氣不調, 聖體候, 若何。上曰, 一樣矣。
秉模
曰, 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秉模
曰,
惠慶宮
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上曰, 次對爲之。
秉模
曰, 臣伏讀勸農政求農書綸音, 則辨土宜, 興水功, 利農器, 卽一篇大綱領, 耕耤之舊甲將臨, 重本之明旨誕敷, 苟使小大之臣, 誠心對揚, 則豈無可陳可採之言? 我國之人, 每欠精細辨土宜之法, 雖未必能知, 如堤土儲水, 必有的然之效, 至於丑月前一日, 未正製下, 不但爲丑未之交, 節入小寒, 亦出小寒, 亦出豫告, 而備豫之聖念, 每年元日勸農之綸, 亦非敢曰應文備例之事, 而今番綸音, 比諸元正每歲之綸, 尤有光焉。如臣者, 不閑於經旨, 綸音中句讀, 亦多未曉處, 而若其大綱, 則亦有所領會, 實不勝欽誦矣。上曰, 明年己未, 卽先朝耕籍之舊甲也, 如今災歲, 雖未敢爲豫大之擧, 而以小子肯播肯穫之至誠苦心, 體先朝康功田功之盛德至善, 則其在仰述之道, 不可伈泄而過了, 意於正朝宣綸誕告, 而社壇大享相値。且今丑與未相對, 土始用事之節, 尤貴興嗣歲勗農夫之政故, 所以十行敷綸, 而亦未知實效之如何也。
秉模
曰, 游食之徒, 未有多於近來, 而中外小大之臣, 誠若體行乎絲綸中萬一, 則亦可使斯民自緣於南畝矣, 蓋堤土儲水事, 最爲農政之緊務, 而古人每言堤築之弊。宋臣
蘇軾
曰, 堤堰之害, 甚至於破壞人田産云, 此亦切事情之言, 而若大堤堰, 興水利處, 豈可顧些少弊端而不爲修擧乎? 上曰,
司馬光
亦有所云云。而
蘇軾
之言, 尤爲切實, 大抵我朝略倣宋朝規模,
朱子
量田時, 亦言其爲弊之端, 每年如或張大, 則弊隨以生, 自昔然矣。
秉模
曰, 海營失火事, 聞極驚心, 莫重印兵符節鉞, 竝入於燒燼中, 該道臣所當論罪, 而事出不意故, 始不請勘, 但其營衙改建之役, 不可不趁速爲之矣。上曰, 印兵符未及持出, 則其蒼黃可知, 道臣亦未免熏灼致傷云, 而姑未聞失火之所由矣, 各道監營之失火, 何其頻數也?
秉模
曰, 平安監營·全羅監營, 皆已經火災, 故相臣
金履素
爲箕伯時, 適値發巡後失火, 故相卽爲撤巡而還營云矣。
民始
曰, 全羅監營則在前火患頻數, 便是間數十年一火云矣。上曰,
海西
穀, 自戶曹請得中, 米太條, 爲幾何? 大米三千石, 小米五千石, 太則二千石耶?
鎭寬
曰, 然矣。上曰,
湖西
與地部運來者, 各穀通計, 爲五萬石, 若折米則當爲十萬石矣, 見今海營, 纔經火患, 改建之役, 所入必多, 而參量事勢, 則捨此穀而必無着手處, 然則强令船運, 未知如何。
秉模
曰, 聖敎誠至當矣, 營建時營邑, 自當相助, 而其中多般所入之錢, 勢將容手於此穀, 姑觀道臣所報, 船運一款, 當商量稟處矣。上曰, 戶判言內, 以
海西
小米, 當給貢價云, 卿意, 何如?
秉模
曰, 大體粟米之爲用, 不下於大米, 非但爲貢價之折給, 參錯用之於頒祿, 亦似好矣。上曰, 惠堂亦陳所見, 可也。
民始
曰, 臣則未知其可據之例, 而小米與大米, 價本懸殊, 明春小米價, 若至四兩, 則大米價, 當爲六七兩, 當其貢人受價時, 無一辭順受則好矣, 而皆曰, 不願, 一齊起立, 則勢不得不還給大米, 如是則小米雖運來, 畢竟爲無用之穀, 臣意則徒費船價, 艱辛持來, 初不如不運矣。上曰, 已往有以小米受價之例耶?
鎭寬
曰, 癸未年, 亦有其例矣。上曰, 其時該堂誰也?
鎭寬
曰, 臣之此論, 未敢謂貢人之樂從, 而以今經用之不足, 出於迫不得已之言也。上曰, 曾經戶·惠堂, 亦陳所見, 可也。
文淳
曰, 臣意與左參贊, 別無異同, 惟在戶判之善處, 而竟若無用於貢價, 則徒費船運之勞, 亦似不緊矣。
時秀
曰, 來春小米一石價, 必爲四兩, 戶判若以此一定, 使之受價, 則寧有令不行之理乎? 貢人輩, 雖或有些少呼冤之說, 久則自歸寢熄矣。上曰, 當觀事勢決處矣。
秉模
曰, 臣於入闕後, 始見朝紙所出臺啓, 則以參奉
鄭尙勳
之逆家切姻, 請汰其職, 而未蒙允許矣。逆家子不娶, 聖訓昭垂, 旣云不娶, 則嫁娶一也。結姻於爲逆之前, 固難責其逆覩, 而結姻於爲逆之後, 無所逃於悖倫, 聖朝寬大, 雖不摘發論罪, 臺啓旣發之後, 仍置仕籍, 則貧窮班族, 安知不視以無礙, 漸染成俗乎? 亟允臺啓, 使一世, 咸知聖訓之可畏, 隄防之至嚴, 恐不可已, 故敢此, 仰達矣。上曰, 渠雖微官, 不可置之難明之科, 令該曹, 招問事實草記, 臺啓, 爲先以依啓, 改書出, 以爲收殺之地, 可也。
出擧條
仍令大臣就座。
文淳
曰, 自前尊周立節人贈職敎旨, 不書淸年號, 曾多已例矣,
忠壯公柳琳
, 旣受皇朝摠兵之職, 則贈諡敎旨中, 宜書皇朝年號, 而其從孫
忠毅公炳然
, 有秉義泹背之忠, 以此至蒙賜諡之恩, 其敎旨中, 一體不書淸年號, 似合褒忠奬節之道故, 敢此, 仰達矣。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上曰,
關東
漁戶, 別卜定犯科者, 更已關問耶? 前道伯
尹師國
以爲, 人存政擧云, 此言誠然矣。雖非節目定式, 爲道臣者, 所當存心愛物, 而名曰節目, 犯者之弊, 甚於節目未成之前, 則烏在其定式釐弊之義乎? 間或以麤穀一包, 換作紅蛤一包云, 如此爲海戶切骨之弊者, 容有旣乎? 此亦無異於均役節目後犯科者, 紀綱所在, 但當斷然嚴處, 以懲日後, 姑待査啓之報來後處分, 而所謂貿易名色, 甚於別卜定, 如有所犯如此者流, 爲先施以嶺海投竄之典, 俾灑風然後, 國可以爲國, 右相, 以侍下情勢切矜人被謫者疏放事, 出擧條, 而此則斷不饒貸矣。至於
沈晉賢
·
申耆
·
李勉兢
者流, 以近密之臣, 若或有一毫犯科於貿易等海弊, 則其所痛惡, 倍於他人, 彼殘弁冷武之爲平尉邑守者, 復何足責乎? 古則强梁貪饕者, 雖屢被嚴敎, 猶不知悛, 而近來人, 則擧皆巽軟, 一下飭敎, 外若惶懍戰兢, 尙有如此所犯, 玆曷故焉, 此蓋朝廷不尊, 法綱解弛而然也, 寧不痛歎? 此不可不先從已發者重勘而後, 他可類戢矣。
大顯
曰, 今番
始興
等五邑所在軍保, 竝屬
華城
後,
京畿
正軍十四哨內, 所減之數, 合爲三百十九名, 而若以各道正軍, 每哨各減三名者, 鳩聚充代, 則
畿
內正軍之減數, 實所重難, 且作哨排番之際, 多有掣礙之端, 每於上番之時, 不無六道竝發之弊, 以
畿邑
所在官保, 換作正軍, 以充其十四哨之制, 則其所收布, 自在減縮, 此則以他道正軍所減者, 竝資保, 推移充補, 事甚便好, 而今年各當立番軍, 與限明秋停番軍外, 當年身布, 一竝收捧, 恐合事宜故, 敢此, 仰達矣。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上曰, 臺諫進前。
用龜
曰,
克觀
事云云。
措辭見上
上曰, 不允。
出擧條
用龜
曰尙曾事云云。
措辭見上
上曰, 不允。
出擧條
用龜
曰,
姜彝天
等事云云。上曰, 不允。
出擧條
仍命次對先退。命書公事判付訖。仍命退, 承史以次退出。
○ 戊午十二月初二日辰時, 上御
誠正閣
。諸承旨持公事入侍時, 行都承旨
閔台爀
, 左承旨
金載翼
, 右承旨
李肇源
, 左副承旨
李海愚
, 右副承旨
鄭尙愚
, 同副承旨...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