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입력 내용 삭제
문자입력기
검색
부수검색
음가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검색
열 람
승정원일기
정보화사업
승정원마당
왕 대
책별
조직과 기능
연혁
작성방식
사료적가치
기록유산
개 요
범 례
공지 사항
인조 - 고종
16대 인조(1623년~)
17대 효종(1649년~)
18대 현종(1659년~)
19대 숙종(1674년~)
20대 경종(1720년~)
21대 영조(1724년~)
22대 정조(1776년~)
23대 순조(1800년~)
24대 헌종(1834년~)
25대 철종(1849년~)
26대 고종(1863년~)
27대 순종(1907년~)
순조 즉위년
1800년 (경신)
7월
8월
9월
10월
11월
12월
승정원일기 97책(탈초본 1831책) 순조 즉위년 12월 27일 을해
1800년 嘉慶(淸/仁宗) 5년
1일
2일
3일
4일
5일
6일
7일
8일
9일
10일
11일
12일
13일
14일
15일
16일
17일
18일
19일
20일
21일
22일
23일
24일
25일
26일
27일
28일
29일
晴
行都承旨
南公轍
內閣直
。 行左承旨
鄭尙愚
坐直
。 行右承旨
申獻朝
坐
。 左副承旨
崔獻重
坐直
。 右副承旨
金近淳
坐
。 同副承旨
嚴耆
坐
。 注書
金啓溫
病
一員未差。 假注書
金𨩿
仕
申緯
仕直
。 事變假注書
閔德基
仕
。
昌德宮에 머묾. 常參과 經筵을 정지함
○ 上在
昌德宮
。停常參·經筵。
○ 上在
昌德宮
。停常參·經筵。
監察茶時를 한다는 申獻朝의 啓
○
申獻朝
啓曰, 行大司憲
李敬一
, 執義
高宅謙
, 掌令
姜文會
·
閔慶世
, 持平
安廷善
·
趙恒存
陳疏, 監察茶時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申獻朝
啓曰, 行大司憲
李敬一
, 執義
高宅謙
, 掌令
姜文會
·
閔慶世
, 持平
安廷善
·
趙恒存
陳疏, 監察茶...
1일의 輪對日次를 頉稟한다는 鄭尙愚의 啓
○
鄭尙愚
啓曰, 來初一日輪對日次, 而
宗廟春享大祭
齋戒相値, 頉稟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鄭尙愚
啓曰, 來初一日輪對日次, 而
宗廟春享大祭
齋戒相値, 頉稟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備忘記,
慶州
營將
李海範
,
牛峴
僉使
徐仁喆
下直, 各長弓一張·長箭一部·片箭一部·筒兒一箇賜給。
○ 備忘記,
慶州
營將
李海範
,
牛峴
僉使
徐仁喆
下直, 各長弓一張·長箭一部·片箭一部·筒兒一箇賜給。
○ 傳于
金近淳
曰, 右副承旨入侍。
○ 傳于
金近淳
曰, 右副承旨入侍。
○
南公轍
啓曰, 吏曹判書
尹行恁
, 參判
曺允大
牌不進推考傳旨, 今方捧入, 而開政命下, 已至經宿, 終不承膺, 事體所在, 誠極未安。 判書陳疏入啓, 參判更卽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判書批下, 一體牌招。
○
南公轍
啓曰, 吏曹判書
尹行恁
, 參判
曺允大
牌不進推考傳旨, 今方捧入, 而開政命下, 已至經宿, 終不承膺, 事體所在, 誠極未安。 判書陳疏入啓, 參判更卽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判書批下, 一體牌招。
○ 以吏曹參議
沈象奎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南公轍
曰, 只推。
○ 以吏曹參議
沈象奎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南公轍
曰, 只推。
○
南公轍
啓曰, 吏曹判書
尹行恁
, 疏批已下, 參議
沈象奎
, 旣有只推之命, 一體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南公轍
啓曰, 吏曹判書
尹行恁
, 疏批已下, 參議
沈象奎
, 旣有只推之命, 一體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南公轍
啓曰, 吏曹判書
尹行恁
, 參議
沈象奎
牌不進, 參判
曺允大
再牌不進, 推考傳旨及罷職傳旨, 今方捧入, 而開政命下之後, 連事違召, 不卽承膺, 事體所在, 極爲未安。 判書更卽牌招, 參判所當更請牌招, 而係是一日三牌, 何以爲之? 敢稟。 傳曰, 東朝特畀之下, 此何道理? 再疏過矣, 況五違乎? 傳旨勿施, 仍以前牌催促。 違牌勿爲呼望, 參議只推, 與參判一體牌招。
○
南公轍
啓曰, 吏曹判書
尹行恁
, 參議
沈象奎
牌不進, 參判
曺允大
再牌不進, 推考傳旨及罷職傳旨, 今方捧入, 而開政命下之後, 連事違召, 不卽承膺, 事體所在, 極爲未安。 判書更卽牌招, 參判所當更請牌招, 而係是一日三牌, 何以爲之? 敢稟。 傳曰, 東朝特畀之下, 此何道理? 再疏過矣, 況五違乎? 傳旨勿施, 仍以前牌催促。 違牌勿爲呼望, 參議只推, 與參判一體牌招。
吏批의 관원현황
○ 有政。 吏批, 判書
尹行恁
進, 參判
曺允大
進, 參議
沈象奎
進, 行都承旨
南公轍
進。 以
兪岳柱
爲大司諫,
尹光普
爲禮曹參判,
李祖源
爲判義禁,
朴萬榮
爲軍器判官,
沈繼之
爲禮賓主簿,
李基憲
爲東學敎授,
金㙆
爲京畿都事, 校書著作單
李種德
·
趙亨基
, 副正字單
李顯相
, 軍器直長單
申益文
, 奉事單
全萬昌
, 副奉事單
朴光瀷
, 參奉單
申益大
, 兼春秋三單
曺喜有
·
吳鵬南
·
蔡弘直
。
○ 有政。 吏批, 判書
尹行恁
進, 參判
曺允大
進, 參議
沈象奎
進, 行都承旨
南公轍
進。 以
兪岳柱
爲大司諫,
尹光普
爲禮曹參判,
李祖源
兵批의 관원현황
○ 兵批, 判書
李祖源
病, 參判
兪漢謨
病, 參議
金觀柱
病, 參知
尹益烈
入直進, 同副承旨
嚴耆
進。 大護軍
徐邁修
, 護軍
金啓洛
單付。
○ 兵批, 判書
李祖源
病, 參判
兪漢謨
病, 參議
金觀柱
病, 參知
尹益烈
入直進, 同副承旨
嚴耆
進。 大護軍
徐邁修
, 護軍
金啓洛
單付。
○
申獻朝
啓曰, 判義禁
李祖源
牌不進推考傳旨, 今方捧入, 而
平安道
暗行御史書啓中, 令攸司稟處守令等拿來區別草記及
咸鏡道
放未放回啓, 當爲稟處, 而如是違牌, 不卽擧行, 事甚未安, 更卽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申獻朝
啓曰, 判義禁
李祖源
牌不進推考傳旨, 今方捧入, 而
平安道
暗行御史書啓中, 令攸司稟處守令等拿來區別草記及
咸鏡道
放未放回啓, 當爲稟處, 而如是違牌, 不卽擧行, 事甚未安, 更卽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申獻朝
啓曰, 判義禁
李祖源
再牌不進推考傳旨, 今方捧入, 而
平安道
暗行御史書啓中, 令攸司稟處守令等拿來區別草記及
咸鏡道
放未放回啓, 當爲稟處, 而連事違召, 不卽承膺, 事體所在, 誠甚未安。 所當更請牌招, 而係是一日三牌, 何以爲之? 敢稟。 傳曰, 待開門牌招擧行。
○
申獻朝
啓曰, 判義禁
李祖源
再牌不進推考傳旨, 今方捧入, 而
平安道
暗行御史書啓中, 令攸司稟處守令等拿來區別草記及
咸鏡道
放未放回啓, 當爲稟處, 而連事違召, 不卽承膺, 事體所在, 誠甚未安。 所當更請牌招, 而係是一日三牌, 何以爲之? 敢稟。 傳曰, 待開門牌招擧行。
○ 大王大妃殿傳于
南公轍
曰, 嗚呼, 予之今日擧措, 豈是得已而不已者? 不過痛國勢之綴旒, 憂人心之渙散, 特追大行王數十年志事之寓於末命而不得已者, 思所以闡義理扶宗社之計也。 今聞大臣諸臣之齊聲仰請者, 則莫不以窩窟尙在, 禍根必除爲言, 予亦豈不知此言之十分是當? 況自在先朝, 非不知窩窟之在是, 然猶費積年商量, 忍而不加之罪者, 蓋以燭其罪全其恩, 兩行不悖之故也。 今予當此地處, 其所以處此者, 不得不以先朝之心爲心而已。 諸臣所請, 雖知出於慮遠之意, 而予之不聽, 亦或合理, 須悉此意, 更勿煩聒。 如是全恩之後, 罔念知懼之道, 萬一更有一毫跳踉之習, 見於事爲者, 則豈待廷臣之言乎? 至於今日北面者, 承此全保之命, 謂以窩窟自如, 而作爲依賴之逋藪, 則斷當以春秋先治之律施行, 大小臣僚, 竝須知悉。
○ 大王大妃殿傳于
南公轍
曰, 嗚呼, 予之今日擧措, 豈是得已而不已者? 不過痛國勢之綴旒, 憂人心之渙散, 特追大行王數十年志事之寓於末命而不得已者, 思所以闡義理扶宗社之計也。 今聞大臣諸臣之齊聲仰請者, 則莫不以窩窟尙在, 禍根必除爲言, 予亦豈不知此言之十分是當? 況自在先朝, 非不知窩窟之在是, 然猶費積年商量, 忍而不加之罪者, 蓋以燭其罪全其恩, 兩行不悖之故也。 今予當此地處, 其所以處此者, 不得不以先朝之心爲心而已。 諸臣所請, 雖知出於慮遠之意, 而予之不聽, 亦或合理, 須悉此意, 更勿煩聒。 如是全恩之後, 罔念知懼之道, 萬一更有一毫跳踉之習, 見於事爲者, 則豈待廷臣之言乎? 至於今日北面者, 承此全保之命, 謂以窩窟自如, 而作爲依賴之逋藪, 則斷當以春秋先治之律施行, 大小臣僚, 竝須知悉。
○ 以吏曹參議
沈象奎
牌不進推考傳旨, 傳于
南公轍
曰, 提問之後, 始付白籤, 極爲駭然。 當該中官, 令內侍府嚴勘。
○ 以吏曹參議
沈象奎
牌不進推考傳旨, 傳于
南公轍
曰, 提問之後, 始付白籤, 極爲駭然。 當該中官, 令內侍府嚴勘。
○
鄭尙愚
, 以弘文館言啓曰, 本館上番副校理臣
李基憲
, 以
宗廟春享大祭
祭官, 今日議政府肄儀時, 晝仕出去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鄭尙愚
, 以弘文館言啓曰, 本館上番副校理臣
李基憲
, 以
宗廟春享大祭
祭官, 今日議政府肄儀時, 晝仕出去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嚴耆
, 以壯勇營言啓曰, 今十二月二十八日·二十九日年終放砲時, 次知將官·將校及別破陣火箭軍姓名·器械數爻, 別單書入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嚴耆
, 以壯勇營言啓曰, 今十二月二十八日·二十九日年終放砲時, 次知將官·將校及別破陣火箭軍姓名·器械數爻, 別單書入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申獻朝
, 以義禁府言啓曰,
咸鏡
監司
李秉鼎
狀啓內,
厚州
前僉使
李健秀
罪狀, 令攸司稟處事, 啓下矣。
李健秀
, 以外營別將, 時在
京畿水原府
云, 依例發遣府書吏, 拿來, 何如? 傳曰, 允。
○
申獻朝
, 以義禁府言啓曰,
咸鏡
監司
李秉鼎
狀啓內,
厚州
前僉使
李健秀
罪狀, 令攸司稟處事, 啓下矣。
李健秀
, 以外營別將, 時在
京畿水原府
云, ...
○ 吏曹啓目粘連, 觀此知敦寧
李益運
上疏, 則以爲, 臣本無敦寧, 揆以格例, 自在當遞, 亟命選部, 照例遞改亦爲白有臥乎所, 旣無敦寧, 則揆以公格, 似當許遞是白乎矣, 重臣所帶遞仍當否, 臣曹不敢擅便, 上裁, 何如? 判付啓, 依回啓施行爲良如敎。
○ 吏曹啓目粘連, 觀此知敦寧
李益運
上疏, 則以爲, 臣本無敦寧, 揆以格例, 自在當遞, 亟命選部, 照例遞改亦爲白有臥乎所, 旣無敦寧, 則揆以公格, 似當許遞是白乎矣, 重臣所帶遞仍當否, 臣曹不敢擅便, 上裁, 何如? 判付啓, 依回啓施行爲良如敎。
○ 吏曹判書
尹行恁
疏曰, 伏以臣猥控血懇, 冀蒙睿燭, 及承聖批, 遂失所圖, 良由辭旨淺拙, 未足以動悟宸聰, 不敢不更煩披瀝, 重犯干冒, 情固可哀, 罪實難貰, 伏地戰栗, 靡所容措。 第伏念天官上宰, 其爲任也至重, 故其擇人也至愼。 歷選國朝以來四百有餘年, 提衡握銓, 進退當世之人物者, 誠多矣, 一朝超擢出於輿望之外, 未有如臣之甚者。 臣雖欲貪榮懷祿, 晏然爲冒出之計, 其於累初政而駭物情何哉? 臣有因此而仰復者, 聖人御世, 如春工之化物, 除非不率敎不循軌, 未可與同中國者, 收攬東西南北, 而康而色, 會極歸極, 均齊方平, 無一人不得其分, 無一事不得其宜, 無一方不從其化, 寅協輯睦之風行而乖戾爭奪之俗息, 上有以迓續景命, 下有以導迎和氣。
朱子
所謂天下享壽富康寧, 朝廷見平平蕩蕩者是已。 如臣不肖, 矢於心藉於手, 處乎今日之位著, 亦不過如斯焉已矣, 然有不必然者何也? 卽惟曰義理明, 然後公道可行焉。 記昔臣於戊午初夏, 侍我先王于燕閒, 先王手圈
朱子
書, 至忠邪之分, 察之有未明, 消長之戒, 信之有未篤, 而又以一身利害之私, 參錯乎其間, 則今所謂持平者, 乃所以深助小人之勢, 以爲君子之病。 先王掩卷太息, 顧謂臣曰, 爾其識之,
朱子
此言, 豈不爲今日準備語乎? 義理者, 天下之公也, 不可以私而掩公。 公便是仁, 仁人能惡人, 人有可惡而不能惡, 則非人也。 予於義理上, 竊嘗毫分縷柝, 自辛·壬至乙·丙, 惟精微是守, 罔敢或私焉。 臣退而書諸紳, 式至今不敢墜失。 及覩日前東朝聖敎數千百言, 以典謨之辭, 兼誓誥之體, 明天理淑人心, 義例森嚴而亂賊懼, 則
魯聖
之筆也, 象彙布羅而魑魅莫遁, 則
夏后
之鼎也。 如是爲忠, 如彼爲逆, 不待百年而定, 有如分朔南而辨黧晳。 臣擎讀再四, 涕泗交頤, 怳然若迎春前席, 復聆先王之玉音也。 噫, 慈聖之所播告者, 先王之所秉執也, 先王之所秉執者, 慈聖之所詒謨也。 環東土方六千里, 凡有血氣含生之倫, 孰不知從, 則常分貳爲悖德, 而伐木者, 不剪本則蘖芽附焉, 治水者, 不疏源, 則沙礫壅焉, 故拔本塞源而後, 始可以食悠久之效而休滋蔓之憂, 前轍昭然, 不可誣也。
虞書
天秩, 在乎天討之先, 周官邦刑, 列乎邦禮之後, 則當殿下沖年嗣服, 休養生息之時, 相臣諫臣, 何苦而爲此尙法之論, 以溷恭默之聽哉? 蓋有甚不得已之故, 存乎其間, 誠以不如此, 則人不人國不國而然耳。 夫君君臣臣, 民彝物則, 爲天下萬世大經大法, 而一有犯於此者, 國可以用常刑矣, 人可以致聲討矣。 今乃不然, 華居而貊道, 儒號而墨習, 旣不能彰善, 又不能癉惡。 家刑名者, 折
孟氏
之仁義, 祖權譎者, 掩
子思
之
中庸
, 則豈所以對揚慈聖之明訓, 發揮先王之大義, 丕慰我忠臣志士荷戈執殳北首爭死之意哉? 臣謹按有唐之考法, 其目有二十七焉。 其一曰獻可替否, 爲近侍之最, 其一曰揚淸激濁, 爲考校之最。 臣以先朝近臣, 又承見職新命, 雖積誠陳懇, 以祈鞶帶之裭, 顧盡忠畢愚, 每在琅函之封。 伏乞聖明, 寬臣狂妄之罪, 諒臣震越之忱, 亟賜察納, 以靖世道, 仍許遞改, 以全微諒, 千萬幸甚。 臣無任云云。 答曰, 省疏具悉。 卿其勿辭, 斯速開政。
○ 吏曹判書
尹行恁
疏曰, 伏以臣猥控血懇, 冀蒙睿燭, 及承聖批, 遂失所圖, 良由辭旨淺拙, 未足以動悟宸聰, 不敢不更煩披瀝, 重犯干冒, 情固可哀, 罪實難貰, 伏地戰栗, 靡所容措。 第伏念天官上宰, 其爲任也至重, 故其擇人也至愼。 歷選國朝以來四百有餘年, 提衡握銓, 進退當世之人物者, 誠多矣, 一朝超擢出於輿望之外, 未有如臣之甚者。 臣雖欲貪榮懷祿, 晏然爲冒出之計, 其於累初政而駭物情何哉? 臣有因此而仰復者, 聖人御世, 如春工之化物, 除非不率敎不循軌, 未可與同中國者, 收攬東西南北, 而康而色, 會極歸極, 均齊方平, 無一人不得其分, 無一事不得其宜, 無一方不從其化, 寅協輯睦之風行而乖戾爭奪之俗息, 上有以迓續景命, 下有以導迎和氣。
朱子
所謂天下享壽富康寧, 朝廷見平平蕩蕩者是已。 如臣不肖, 矢於心藉於手,...
○ 大護軍
李祖承
疏曰, 伏以臣見差
宗廟春享大祭
亞獻官, 臣之一分自效之道, 惟在於筋力奔奏, 隨處殫竭, 則病若可以黽勉强策, 豈敢爲此時煩瀆之計, 而第臣本以虛脆之質, 近添積瘁之祟, 寒感猝劇, 頑痰中痞, 夜睡則全未交睫, 食飮則苦不調下, 宛轉床玆, 今已七八日矣。 日前受誓戒時, 以此病狀, 萬無自力趨造之望, 而姑且擔曳, 往住於政府門外, 以待禮成而歸, 更欲稍費調治, 如有毫分可强之勢。 今日肄儀, 丕擬入參, 數日症形, 有加無減, 頭疼身熱, 晝宵叫痛, 房闥之內, 尙不免須人轉側, 束帶將事於肅雝駿奔之地, 初非可論, 玆不得不倩人構疏, 仰請變通。 伏乞聖慈, 俯垂矜憐, 特令該曹, 趁卽付標, 千萬懇禱。 臣無任云云。 答曰, 省疏具悉。 疏辭, 許令該曹付標。
○ 大護軍
李祖承
疏曰, 伏以臣見差
宗廟春享大祭
亞獻官, 臣之一分自效之道, 惟在於筋力奔奏, 隨處殫竭, 則病若可以黽勉强策, 豈敢爲此時煩瀆之計, 而第臣本以虛脆之質, 近添積瘁之祟, 寒感猝劇, 頑痰中痞, 夜睡則全未交睫, 食飮則苦不調下, 宛轉床玆, 今已七八日矣。 日前受誓戒時, 以此病狀, 萬無自力趨造之望, 而姑且擔曳, 往住於政府門外, 以待禮成而歸, 更欲稍費調治, 如有毫分可强之勢。 今日肄儀, 丕擬入參, 數日症形, 有加無減, 頭疼身熱, 晝宵叫痛, 房闥之內, 尙不免須人轉側, 束帶將事於肅雝駿奔之地, 初非可論, 玆不得不倩人構疏, 仰請變通。 伏乞聖慈, 俯垂矜憐, 特令該曹, 趁卽付標, 千萬懇禱。 臣無任云云。 答曰, 省疏具悉。 疏辭, 許令該曹付標。
○ 大司憲
李敬一
, 執義
高宅謙
, 司諫
朴瑞源
, 掌令
姜文會
, 掌令
閔慶世
, 持平
安廷善
, 持平
趙恒存
, 獻納
金孝秀
, 正言
李象謙
等疏曰, 伏以
明義錄
一部, 卽我東之
春秋
也。
春秋
作而亂臣賊子懼,
明義錄
行而奸萌逆節杜, 此卽我先大王御極二十五年一治之會也。 建天地而不悖, 與日月而齊光, 永有辭於天下後世, 則夫孰敢螮蝀於太陽, 自干於天誅, 而一自干犯某年之義理, 其元惡大憝貫盈之罪, 轉而至於乙丙而極矣。 根柢盤據, 脈絡貫通, 生出許多變怪, 爲世道無窮之害者,
洪樂任
是已。 渠以
麟
賊之姪, 幸逭應坐之律, 偃息覆載, 醞釀禍胎, 其千妖萬惡, 已載於
明義錄
中, 而試以近日世變言之, 通天之罪, 可勝誅哉? 噫, 至精至微, 致謹於不貳本之義, 莫重莫嚴, 持守於得經權之中者, 乃是先大王所秉執之大義理, 則惟彼釁累之蹤, 自知罪關罔赦, 敢生翻覆之意, 顯售背馳之計, 潛通異類, 作爲死黨, 慫慂俗流, 誘以利害, 而敢藉莫嚴之典禮, 創出不敢之訾毁, 威脅誣罔, 無所不至, 而種下生種, 寔繁其徒, 一脈淸議, 構陷無餘。 其爲隱憂遠慮, 擧將入於洪水猛獸之域, 而何幸? 乙卯以後, 人方拭目於淸明之治, 而至於人心之陷溺, 世道之壞亂, 猶夫前日者, 蓋以自來窩窟之尙在故耳。 今於慈聖殿下處分之下, 懲討雖及於黨與, 嚴誅未加於逆窩, 神人之憤鬱莫伸, 國是之底定無期, 寧不凜然而心寒乎? 臣等昨日詣臺, 未及周旋, 不卽聲討, 退而循省, 按住不得, 玆敢相率齊籲。 伏乞聖上, 亟降明命, 快正王法, 以洩輿憤焉。 第伏聞昨日相劄封還之命, 臣等死罪竊以爲, 此是殿下過中之擧也。 大僚請討, 實出於擧國共憤之論, 則不惟不賜虛受, 而反示訑訑之色, 是豈臣等之所仰望於殿下者哉? 伏願聖上, 淵然深思, 亟收封還之命, 以光聖德, 仍降允兪之音, 以行天討焉。 仍伏念臣等情踪, 實難蹲冒於臺次, 而急於誅討, 冒沒暫出, 因仍盤礴, 斷無是理。 伏乞亟命鐫遞臣等之職, 以安私分, 千萬幸甚。 臣等無任云云。 答曰, 省疏具悉。 昨已諭矣。
○ 大司憲
李敬一
, 執義
高宅謙
, 司諫
朴瑞源
, 掌令
姜文會
, 掌令
閔慶世
, 持平
安廷善
, 持平
趙恒存
, 獻納...
○ 庚申十二月二十七日午時, 上御
熙政堂
。 右副承旨勸講入侍時, 右副承旨
金近淳
, 假注書
申緯
, 記注官
承膺祚
·
金珍恪
, 二直提學
南公轍
, 以次進伏。 上讀前受音一遍訖, 上讀新受音, 自三十章仲尼祖述堯舜, 止三十一章故曰配天。
公轍
解釋文義以奏, 上讀十五遍訖。 仍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
○ 庚申十二月二十七日午時, 上御
熙政堂
。 右副承旨勸講入侍時, 右副承旨
金近淳
, 假注書
申緯
, 記注官
承膺祚
·
金珍恪
, 二直提學
南公轍
, 以次進伏。 上讀前受音一遍訖, 上讀新受音, 自三十章仲尼祖述堯舜, 止三十一章故曰配天。 ...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