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입력 내용 삭제
문자입력기
검색
부수검색
음가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검색
열 람
승정원일기
정보화사업
승정원마당
왕 대
책별
조직과 기능
연혁
작성방식
사료적가치
기록유산
개 요
범 례
공지 사항
인조 - 고종
16대 인조(1623년~)
17대 효종(1649년~)
18대 현종(1659년~)
19대 숙종(1674년~)
20대 경종(1720년~)
21대 영조(1724년~)
22대 정조(1776년~)
23대 순조(1800년~)
24대 헌종(1834년~)
25대 철종(1849년~)
26대 고종(1863년~)
27대 순종(1907년~)
순조 2년
1802년 (임술)
1월
2월
3월
4월
5월
6월
7월
8월
9월
10월
11월
12월
승정원일기 98책(탈초본 1847책) 순조 2년 2월 24일 을축
1802년 嘉慶(淸/仁宗) 7년
1일
2일
3일
4일
5일
6일
7일
8일
9일
10일
11일
12일
13일
14일
15일
16일
17일
18일
19일
20일
21일
22일
23일
24일
25일
26일
27일
28일
29일
晴
行都承旨
林蓍喆
坐
。 左承旨
權襈
式暇
。 右承旨
李海愚
奉命在外
。 左副承旨
金箕象
坐直
。 右副承旨
洪羲運
坐
。 同副承旨
柳師模
坐直
。 注書
金𨩿
仕
尹鼎烈
病
。 假注書
李選
仕直
。 事變假注書
朴在寅
仕
。
昌德宮에 머묾. 常參과 經筵을 정지함
○ 上在
昌德宮
。停常參·經筵。
○ 上在
昌德宮
。停常參·經筵。
내일 常參과 經筵의 시행에 대해 묻는 林蓍喆의 啓
○
林蓍喆
啓曰, 明日常參·經筵, 取稟。 傳曰, 停。
○
林蓍喆
啓曰, 明日常參·經筵, 取稟。 傳曰, 停。
○
林蓍喆
啓曰, 右參贊
李祖承
, 吏曹參判
金羲淳
除拜後, 過三日不爲出肅, 竝依定式, 推考警責, 仍卽牌招察任, 何如? 傳曰, 允。
○
林蓍喆
啓曰, 右參贊
李祖承
, 吏曹參判
金羲淳
除拜後, 過三日不爲出肅, 竝依定式, 推考警責, 仍卽牌招察任, 何如? 傳曰, 允。
○ 傳于
柳師模
曰, 勸講入侍。
○ 傳于
柳師模
曰, 勸講入侍。
○ 傳于
李海愚
曰, 右承旨入侍。
○ 傳于
李海愚
曰, 右承旨入侍。
○
柳師模
啓曰, 摠戎使
金魯忠
辭職上疏批旨內, 姑爲許施事, 命下矣。 將兵之任, 不可一刻無兼察之人, 何以爲之? 敢稟。 傳曰, 御將兼察。
○
柳師模
啓曰, 摠戎使
金魯忠
辭職上疏批旨內, 姑爲許施事, 命下矣。 將兵之任, 不可一刻無兼察之人, 何以爲之? 敢稟。 傳曰, 御將兼察。
○
柳師模
啓曰, 摠戎使御將兼察事, 命下矣。 兼察摠戎使
申大謙
, 牌招聽傳敎, 何如? 傳曰, 允。
○
柳師模
啓曰, 摠戎使御將兼察事, 命下矣。 兼察摠戎使
申大謙
, 牌招聽傳敎, 何如? 傳曰, 允。
○ 傳于
金箕象
曰, 召對爲之。
○ 傳于
金箕象
曰, 召對爲之。
○
林蓍喆
, 以奎章閣言啓曰, 明日
奎章閣
奉審日次, 臣等進詣擧行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林蓍喆
, 以奎章閣言啓曰, 明日
奎章閣
奉審日次, 臣等進詣擧行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林蓍喆
, 以禮曹言啓曰, 幼學
任文白
, 拔去庭試初試恩賜榜目事, 草記允下矣, 原榜目中, 改付標以入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林蓍喆
, 以禮曹言啓曰, 幼學
任文白
, 拔去庭試初試恩賜榜目事, 草記允下矣, 原榜目中, 改付標以入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林蓍喆
, 以禮曹言啓曰, 今此凶逆懲討之典, 實是擧國莫大之慶, 旣行告廟頒赦之禮, 設科取人, 自是應行之事, 取考前例, 則
英廟
朝戊申·庚戌兩年討逆後, 設行庭試, 乙亥年討逆後, 設行除初試庭試, 卽日放榜, 先王朝丁酉·乙巳兩年討逆後, 設行有初試庭試, 丙午年討逆後, 設行除初試庭試, 卽日放榜矣, 今番討逆慶科, 以何年例擧行, 而日子, 以何間推擇乎? 敢稟。 傳曰, 日子以秋間推擇, 有初試除初試, 臨時更爲稟旨。
○
林蓍喆
, 以禮曹言啓曰, 今此凶逆懲討之典, 實是擧國莫大之慶, 旣行告廟頒赦之禮, 設科取人, 自是應行之事, 取考前例, 則
英廟
朝戊申·庚戌兩年討逆後, 設行庭試, 乙亥年討逆後, 設行除初試庭試, 卽日放榜, 先王朝丁酉·乙巳兩年討逆後, 設行有初試庭試, 丙午年討逆後, 設行除初試庭試, 卽日放榜矣, 今番討逆慶科, 以何年例擧行, 而日子, 以何間推擇乎? 敢稟。 傳曰, 日子以秋間推擇, 有初試除初試, 臨時更爲稟旨。
○
林蓍喆
, 以實錄廳摠裁官意啓曰, 實錄纂修之役, 極其浩繁, 郞廳中時帶三司之人, 依例隨卽遞解本職事, 曾有筵稟定奪矣, 司諫
尹悌東
, 掌令
李渭達
, 副應敎
張錫胤
, 獻納
鄭晩錫
, 持平
元在明
, 正言
宋冕載
, 副校理
洪秀晩
, 副修撰
安廷善
所帶本職, 竝姑許遞, 前獻納
姜世綸
, 方在罷職中, 令該曹口傳權付軍職, 使之冠帶常仕, 專意史役, 何如? 傳曰, 允。 罷職人敍用。
○
林蓍喆
, 以實錄廳摠裁官意啓曰, 實錄纂修之役, 極其浩繁, 郞廳中時帶三司之人, 依例隨卽遞解本職事, 曾有筵稟定奪矣, 司諫
尹悌東
, 掌令
李渭達
, 副應敎
張錫胤
, 獻納
鄭晩錫
, 持平
元在明
, 正言...
○ 行護軍
金魯忠
疏曰, 伏以臣, 於見職至今蹲冒, 夫豈常情之所出哉? 知臣者哀矜之不暇, 而不知臣者, 疑謗之或加矣, 然臣之迷見, 竊以爲以臣處地, 旣無以效循墻之義, 則嚴命震剝之下, 無寧黽勉蹔膺, 粗伸分義, 然後徐以區區情私, 懇辭哀籲於天地父母之前, 則庶幾終蒙體諒之恩, 故不計一時之廉義, 不顧傍人之嗤罵, 唐突膺命, 隨分竭蹶, 今已經歲, 而屢易朔矣, 惟此衷曲, 秪有天神鑑臨矣, 人豈能盡諒乎? 顧臣旣往之冒膺, 亶出分義之一伸, 則到今懇辭而哀籲, 實係自來之情踪, 而縷縷危悃, 臣於前後章奏, 披瀝無餘, 則今無容更事煩瀆矣, 以聖上體下之仁, 豈宜一向靳允, 使此螻蟻微臣, 終不蒙曲遂之聖恩乎? 抑臣向來疏中, 有曰, 臣實自歸於仰辜先朝, 下負先臣之科云云, 惟此一句, 卽臣由中之悲悃, 而非敢爲一毫過情之辭, 以謾聖聽也, 竊伏惟念, 君之視臣, 猶父視子, 則瘡痍之呻, 疾痛之呼, 猶將矜惻而亟救之, 今臣危迫之情, 奚翅瘡痍疾痛之劇哉? 於是而猶未蒙曲賜鑑諒, 則是以天地之大, 而獨遺於一物之陶鎔也, 夫豈理也哉? 伏乞聖明, 哀之憐之, 且臣猥有懇迫情私, 須至仰籲者, 臣父墳山, 在於
畿內楊州地
, 而臣於年來, 汨於憂病, 久闕省掃, 每念邱壠之間, 草樹荒穢, 狐兔交跡, 樵牧無禁, 過者指點, 顧臣愴怛之情, 爲當如何? 今臣粗無憂病之拘, 亟欲往省, 掃除塋域, 而顧臣所帶之任, 異於他職, 猥不敢徑情而請暇, 臣之情事不亦慼乎? 伏願聖上, 特加矜諒, 亟許遞臣所叨之任, 以幸公私, 不勝大願, 臣無任云云。 答曰, 省疏具悉。 以卿地處, 豈解此任, 而屢承慈敎, 所請姑爲許遞。
○ 行護軍
金魯忠
疏曰, 伏以臣, 於見職至今蹲冒, 夫豈常情之所出哉? 知臣者哀矜之不暇, 而不知臣者, 疑謗之或加矣, 然臣之迷見, 竊以爲以臣處地, 旣無以效循墻之義, 則嚴命震剝之下, 無寧黽勉蹔膺, 粗伸分義, 然後徐以區區情私, 懇辭哀籲於天地父母之前, 則庶幾終蒙體諒之恩, 故不計一時之廉義, 不顧傍人之嗤罵, 唐突膺命, 隨分竭蹶, 今已經歲, 而屢易朔矣, 惟此衷曲, 秪有天神鑑臨矣, 人豈能盡諒乎? 顧臣旣往之冒膺, 亶出分義之一伸, 則到今懇辭而哀籲, 實係自來之情踪, 而縷縷危悃, 臣於前後章奏, 披瀝無餘, 則今無容更事煩瀆矣, 以聖上體下之仁, 豈宜一向靳允, 使此螻蟻微臣, 終不蒙曲遂之聖恩乎? 抑臣向來疏中, 有曰, 臣實自歸於仰辜先朝, 下負先臣之科云云, 惟此一句, 卽臣由中之悲悃, 而非敢爲一毫過情之辭, 以謾聖聽也, 竊伏惟念, 君之視臣, 猶父視子, 則瘡痍之呻, 疾痛之呼, 猶將矜惻而亟救之, 今臣危迫之情, 奚翅瘡痍疾痛...
○ 壬戌二月二十四日辰時, 上御
熙政堂
。 勸講入侍時, 參贊官
柳師模
, 假注書
李選
, 記事官
金必宣
, 別兼春秋
吳淵常
, 領事
徐龍輔
, 檢討官
任厚常
, 檢校待敎
徐有榘
, 以次進伏訖。
龍輔
曰, 日間聖體, 若何? 上曰, 一樣矣。
龍輔
曰, 寢睡·水剌之節, 若何? 上曰, 一樣矣。
龍輔
曰, 大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龍輔
曰, 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龍輔
曰,
惠慶宮
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龍輔
曰,
嘉順宮
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上讀前受音, 自伻來毖殷, 止惟七年一遍, 仍讀新受音, 自惟三月, 止降致罰一遍,
龍輔
解釋文義以奏, 上讀十遍訖,
龍輔
曰,
周公
於成
洛
後, 曉諭殷士之辭也, 故先言夏
桀
之所以亡,
成湯
之所以興, 商
紂
之所以亡, 周
武
之所以興, 而惟天不畀以下數句語, 丁寧反復, 辭意懇摯, 莫非爲後世人辟鑑戒處, 自古聖賢論國之興亡也, 未嘗不以天命爲言, 天命本自玄穆, 有難測知, 而欲知天命之去就, 則必於民心觀之矣,
皐陶謨
曰, 天視自我民視, 天聽自我民聽, 可不愼歟? 然人君處崇高之位, 視小民若螻蟻蠛蠓然, 固所易忽, 而若知天民一理, 則天卽民也, 民卽天也, 其所顧畏警惕者, 容有極乎? 故曰, 惟天明畏, 惟殿下, 深留意焉。 上曰, 閣臣陳之。
有榘
曰, 今日所講惟我下民數句, 最爲肯䋜語, 而此有實理之可以易知者, 蓋天之蒼蒼, 以形言則天也, 以主宰言則帝也, 以氣言則極高明也, 以理言則至玄妙也, 而天理與人理, 原無二致, 天之氣爲五行, 而人亦稟二五之氣, 以成其形, 則天人雖似逈隔, 而一氣相感, 一理相通, 其所孚應相關, 至切至近, 此所謂民心之所秉爲, 卽天威之所明畏也, 可畏者, 蓋莫如民也, 蓋人主, 以眇然之身, 處九重之邃, 而民心之向背, 係於其一念之微, 苟能一念警惕, 敬天畏民, 則民之歸之, 如水之注海, 若或怠忽放肆, 則民之背之, 捷如桴鼓, 是故君子, 必謹之於幽獨之中, 愼之於隱微之際,
中庸
曰, 莫顯乎隱,
曾子
曰, 十目所視, 凡不睹不聞之地, 天必知之, 民必聞之矣, 殿下日勤講學, 聖學高明, 其所明道講理, 必有自得之妙矣, 不待臣等之縷縷陳奏, 而竊惟廈氈深䆳, 林蔥逖遠, 燕蜎蠖穫之中常存對越之誠, 顧畏之義, 無一事之放過, 無一時之間斷, 以爲祈天諴小之本焉, 殿下之心卽天也, 天之爲體, 雖極高遠, 萬民咸得以仰覩焉, 如臣等出入近密之蹤, 姑舍勿論, 雖窮閭遐戶疎逖之民, 豈無仰測之道乎? 惟殿下, 愼之愼之。 上曰, 其言甚好矣。 上曰, 玉堂陳之。
厚常
曰, 此篇多有疑晦處, 而
程子
有言曰, 多士多方, 如榜文曉諭, 隨時不同, 如不弔等語, 似是其時方言, 先儒且曰,
書傳
五十八篇, 無不言天言敬, 其言天者卽敬天之謂也, 天心雖玄穆難知, 而自三代以後, 願治之君, 莫不以敬天, 爲制治之本, 敬天則仁民愛物, 而無怠惰放肆之失矣, 近日講筵之臣所陳, 曰敬天, 曰愛民, 今日仰陳, 明日仰陳, 似是陳談腐說, 而陳腐之中, 自有妙理, 惟在體念之如何。 上曰, 此言大淫泆者, 如何是大淫泆也?
龍輔
曰, 不循天理, 則便是大淫泆, 所謂大淫泆者, 非別般惡事, 一念之間, 若不能防微杜漸, 以至於慾敗度縱敗禮, 則轉而至於大淫泆, 此至易之事也。
舜
大聖也, 而以無若
丹朱
戒之, 惟聖罔念則作狂, 可畏之甚也。 上曰, 此
成王
成
洛
之後也?
龍輔
曰, 然矣。上命掩卷, 上曰, 明日次對爲之耶?
龍輔
曰, 初欲如例來會, 領相行餘憊甚, 難以强進云矣。 命書榻敎曰, 大王大妃殿進御蔘橘飮, 自明日停止。 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
○ 壬戌二月二十四日辰時, 上御
熙政堂
。 勸講入侍時, 參贊官
柳師模
, 假注書
李選
, 記事官
金必宣
, 別兼春秋
吳淵常
, 領事
徐龍輔
, 檢討官
任厚常
○ 壬戌二月二十四日午時, 上御
熙政堂
。 右承旨入侍時, 右承旨
李海愚
, 假注書
李選
, 記注官
金致龍
, 別兼春秋
吳淵常
, 以次進伏訖。 上曰,
健陵
植木, 今當爲之, 而外營革罷之後, 凡干擧行, 何以爲之? 承旨明日進詣陵所奉審後, 與守陵官, 爛漫消詳, 以爲稟處, 而復命之路, 仍詣
華寧殿
, 奉審以來, 可也。 命書禮曹草記批答訖, 承史以次退出。
○ 壬戌二月二十四日午時, 上御
熙政堂
。 右承旨入侍時, 右承旨
李海愚
, 假注書
李選
, 記注官
金致龍
, 別兼春秋
吳淵常
, 以次進伏訖。 上曰,
健陵
植木, 今當爲之, 而外營革罷之後, 凡干擧行, 何以爲之? 承旨明日進詣陵所奉審後, 與守陵官, 爛漫消詳, 以爲稟處,...
○ 壬戌二月二十四日午時, 上御
誠正閣
。 召對入侍時, 參贊官
金箕象
, 檢校待敎
徐有榘
, 侍讀官
朴命燮
, 檢討官
任厚常
, 假注書
李選
, 記注官
金致龍
, 別兼春秋
吳淵常
, 以次進伏訖。 上開卷命讀之,
命燮
讀, 自吳王濞, 止皆許諾, 上曰, 下番讀之。
厚常
讀, 自初
楚元王
, 止皆敗走, 上曰, 參贊官讀之。
箕象
讀, 自
文帝
且崩, 止不足憂也, 上曰, 閣臣讀之。
有榘
讀, 自上曰吳王, 止吾亦恨之, 上曰, 注書讀之。 賤臣讀, 自盎至吳, 止發至覇上, 上曰, 上番讀之。
致龍
讀, 自趙涉遮說, 止塞其饟道, 上曰, 下番讀之。
淵常
讀, 自梁使
韓安國
, 止是月晦日食,
命燮
曰, 人君待賢之道, 當必敬必愼矣, 以
穆生
事論之, 楚之
元王
之設醴, 出於優禮之意, 及其孫
戊
, 有不承權輿之歎, 此非但好賢之誠淺也, 由於爲私慾之所弊, 有不期然而然者矣,
詩之鹿鳴
, 爲諸侯宴饗之什, 亦
(亦)
有我有旨酒之語, 誠必待物而著, 物必因禮而設, 而結之以示我周行云, 其致敬之義, 求助之意, 藹然溢於辭表, 人君之優待賢者, 非爲觀瞻之美也, 乃所以尊崇其道, 屈己而師之, 與之共天下焉, 然儀不及物, 亦非敬禮之至也, 故
魯平公
於
子思
, 繼肉繼粟, 而
子思
, 以使己僕僕爾亟拜, 至謂犬馬之畜, 必也儀多於物, 然後可以盡待賢之道矣。 上曰,
論語
註,
孔子
以
衛靈公
仰視蜚鴻而遂去,
穆生
之謝病, 亦如此義否?
命燮
曰,
孔子
大聖人也, 其行止有時可之義, 豈可以
穆生
比之耶?
穆生
以
楚元
之遺老, 宜思鞠躬盡瘁之道, 而以小小禮節之不備, 有此決去, 臣未知其可也。 上曰, 然則
申生
白生
之言是耶?
命燮
曰, 然矣。 上曰,
漢武帝
時
申生
, 卽
申生
耶?
命燮
曰, 似非其人矣, 且以此文觀之,
穆生
稱病之下, 卽有
戊
稍淫暴之語,
穆生
卽楚之一儒生, 而其去就之輕重如此, 況賢於此之人乎? 今當招來儒賢之時, 於此等處, 深留意焉。 上曰, 下番陳之。
厚常
曰, 今日所講皆七國搆亂之事, 別無文義之可以仰陳, 而
周亞夫
之堅臥不起, 使軍中夜警者, 頃之復定, 非但得將帥之體也, 可以見其志之確然不動也, 浩然章志帥之註, 引
亞夫
此事而發明之, 此雖一時軍務, 而不可泛看處也, 向筵大臣, 以志帥氣, 卒分屬人道心, 而有所敷奏矣。
亞夫
若不能以志爲帥, 則安能如是?
朱子
曰, 先定其志, 伏願益懋立志, 凡於政令之事爲, 先定規模, 不爲撓改, 好矣。 上曰, 參贊官爲之。 〈
箕象
曰, 〉
漢景帝
於
鼂錯
, 紿載行市者, 擧措可謂寒心矣, 此由於柔弱之致也, 使
錯
有罪, 則明言而誅之, 可也, 以此觀之,
景帝
之無學問之工可知也。 上曰, 閣臣爲之。
有榘
曰, 向筵以
文帝
除盜鑄錢令事有所下詢者矣, 今以七國之亂觀之, 則
文帝
之爲幺麽嬖幸, 而欲富其家者, 其弊可謂無窮矣, 吳王若非鑄錢煮鹽, 則安得富强, 而爲此叛謀乎? 此時漢幾不保其天下, 而苟究其弊源, 則未必不由於除盜鑄一事也,
文帝
當初, 豈知末梢之至於如此乎? 凡事之不可以小而忽之也, 明矣。
厚常
曰,
左傳
鄭莊公
, 封
共叔段
於
巖邑
曰, 厚將崩矣, 此薄德之言也, 旣知其厚而將崩, 則何不制之於初耶?
漢文
之於吳, 初不忍削邑者, 可謂小不忍而馴致此亂, 大抵御下之道, 先爲防微杜漸, 好矣。 上曰,
景帝
以
袁盎
之言殺
鼂錯
, 又聞
鄧公
之言而恨之, 何其無主見如此耶?
命燮
曰, 此皆弱之所致也, 初不能自持權綱, 使
錯
至於此境者, 皆
景帝
之過也。
有榘
曰,
景帝
此擧, 有若戲劇, 可謂寒心矣。 上曰,
鄧公
之言是耶?
有榘
曰, 是矣。
吳濞
之反也, 以誅
錯
爲言, 而其意豈在
錯
而已? 且
袁盎
於
文帝
時, 以直諫見稱, 而至此作一邪譎宵壬之人, 此皆由於上之導率之如何耳。 上曰,
鼂錯
之削國, 爲失計耶?
命燮
曰, 不可謂之失策, 而
錯
之所以不保其身者, 不能以權綱歸之於上, 而有自用之意, 爲人臣而不能避遠權勢者, 鮮不至此矣。 上曰, 此上文
竇太后
除
嬰
門籍, 籍是著籍引之籍耶?
有榘
曰, 非也,
嬰
爲太后至親, 故憎之而除其屬籍耳。 上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
○ 壬戌二月二十四日午時, 上御
誠正閣
。 召對入侍時, 參贊官
金箕象
, 檢校待敎
徐有榘
, 侍讀官
朴命燮
, 檢討官
任厚常
, 假注書
李選
, 記注官
金致龍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