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입력 내용 삭제
문자입력기
검색
부수검색
음가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검색
열 람
승정원일기
정보화사업
승정원마당
왕 대
책별
조직과 기능
연혁
작성방식
사료적가치
기록유산
개 요
범 례
공지 사항
인조 - 고종
16대 인조(1623년~)
17대 효종(1649년~)
18대 현종(1659년~)
19대 숙종(1674년~)
20대 경종(1720년~)
21대 영조(1724년~)
22대 정조(1776년~)
23대 순조(1800년~)
24대 헌종(1834년~)
25대 철종(1849년~)
26대 고종(1863년~)
27대 순종(1907년~)
순조 2년
1802년 (임술)
1월
2월
3월
4월
5월
6월
7월
8월
9월
10월
11월
12월
승정원일기 98책(탈초본 1853책) 순조 2년 5월 29일 무술
1802년 嘉慶(淸/仁宗) 7년
1일
2일
3일
4일
5일
6일
7일
8일
9일
10일
11일
12일
13일
14일
15일
16일
17일
18일
19일
20일
21일
22일
23일
24일
25일
26일
27일
28일
29일
30일
晴
行都承旨
尹光普
坐
。 左承旨
金近淳
坐
。 右承旨
尹理相
坐直
。 左副承旨
洪羲運
坐
。 右副承旨
柳師模
坐
。 同副承旨
閔耆顯
坐直
。 注書
金𨩿
病
尹鼎烈
病
。 假注書
李泳夏
仕
趙晉和
仕直
。 事變假注書
曺錫鯤
仕
。
昌德宮에 머묾. 常參과 經筵을 정지함
○ 上在
昌德宮
。停常參·經筵。
○ 上在
昌德宮
。停常參·經筵。
視事를 頉稟한다는 尹理相의 啓
○
尹理相
啓曰, 明日
孝元殿
朔祭親祭齋戒相値, 視事頉稟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尹理相
啓曰, 明日
孝元殿
朔祭親祭齋戒相値, 視事頉稟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閔耆顯
啓曰, 合辭方張之時, 兩司無詣臺之員, 事甚未安, 除在外·未署經·疏批未下·受由外, 未肅拜·呈告人員, 竝卽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閔耆顯
啓曰, 合辭方張之時, 兩司無詣臺之員, 事甚未安, 除在外·未署經·疏批未下·受由外, 未肅拜·呈告人員, 竝卽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閔耆顯
啓曰,
南部雙里洞
民家失火單子, 去夜自漢城府修呈, 而捕廳禁盜單子, 已至經宿, 不爲來呈, 事之稽忽, 莫此爲甚, 當該捕將, 從重推考, 何如? 傳曰, 允。
○
閔耆顯
啓曰,
南部雙里洞
民家失火單子, 去夜自漢城府修呈, 而捕廳禁盜單子, 已至經宿, 不爲來呈, 事之稽忽, 莫此爲甚, 當該捕將, 從重推考, 何如? 傳曰, 允。
○ 傳于
尹光普
曰, 諸承旨持公事入侍。
○ 傳于
尹光普
曰, 諸承旨持公事入侍。
○ 傳于
閔耆顯
曰, 召對爲之。
○ 傳于
閔耆顯
曰, 召對爲之。
監察茶時를 한다는 閔耆顯의 啓
○
閔耆顯
啓曰, 行大司憲
李直輔
, 掌令
洪彦燮
在外, 執義
尹羽烈
, 掌令
趙台榮
牌不進, 持平
李毅采
受由,
金啓河
未署經, 監察茶時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閔耆顯
啓曰, 行大司憲
李直輔
, 掌令
洪彦燮
在外, 執義
尹羽烈
, 掌令
趙台榮
牌不進, 持平
李毅采
受由,
金啓河
未署經, 監察茶時之...
○ 以執義
尹羽烈
, 掌令
趙台榮
, 司諫
金孝眞
, 獻納
李德鉉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閔耆顯
曰, 只推。
○ 以執義
尹羽烈
, 掌令
趙台榮
, 司諫
金孝眞
, 獻納
李德鉉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閔耆顯
曰, 只推。
○
尹光普
啓曰, 吏曹郞廳來言, 守令多窠, 政事, 取稟。 傳曰, 政官待開門牌招開政。
○
尹光普
啓曰, 吏曹郞廳來言, 守令多窠, 政事, 取稟。 傳曰, 政官待開門牌招開政。
○
尹理相
, 以禮曹言啓曰, 卽接
孝元殿
享官移文, 則來初一日朔祭, 殿司當爲備員, 而新除授參奉
宋一衡
在外, 無以進參云矣, 參奉
宋一衡
改差, 其代, 令該曹, 以在京無故人, 口傳差出, 以爲備員將事之地, 何如? 傳曰, 允。
○
尹理相
, 以禮曹言啓曰, 卽接
孝元殿
享官移文, 則來初一日朔祭, 殿司當爲備員, 而新除授參奉
宋一衡
在外, 無以進參云矣, 參奉
宋一衡
改差, 其代, 令該曹, 以在京無故人, 口傳差出, 以爲備員將事之地, 何如? 傳曰, 允。
○
尹理相
, 以奎章閣言啓曰, 明日
奎章閣
奉審日次, 臣等進詣擧行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尹理相
, 以奎章閣言啓曰, 明日
奎章閣
奉審日次, 臣等進詣擧行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尹理相
, 以吏曹言啓曰, 卽伏見
全羅左道
暗行御史
張錫胤
書啓, 則栍邑守令中,
錦山
前郡守
洪羲正
, 以身故無論爲辭,
全州
前判官
鄭持容
,
南原
府使
李榮運
,
寶城
郡守
崔翼
等罪狀, 繡啓竝請令攸司稟處, 而
李榮運
·
崔翼
等許多所犯, 俱係不法, 竝爲先罷黜, 與
鄭持容
, 令該府拿問處之, 本道沿路守令·察訪中,
鰲樹
察訪
金履垕
, 以無馬癖而有錢癖, 一匹點退, 勒捧八十貫, 諸役情債, 全奪五百緡, 人旣蒙騃, 行又鄙悖爲辭, 此等庸瑣之類, 有難仍置, 爲先罷黜, 令該府拿問處之。
高山
縣監
李在純
, 以倉舍營建, 豈無方便? 而每結八錢之收, 不思禁令, 衆民多日之役, 盍念農時? 樓柱纔運, 尾閭消於官屬, 鐵物多徵, 杼軸空於店幕, 措置失宜, 民有怨言爲辭。
任實
縣監
李羲耆
, 以訟有稽滯, 懦性頗欠剛斷, 治無頭緖, 生手固多做錯, 客舍材木之曳運, 程道或近百里, 日子亦費一朔, 資糧赴役, 不念奪農, 人命致死, 尤爲警聽, 財力難辦, 則每戶五錢, 通同收斂, 旋爲還給, 事涉顚倒, 頗有差怨爲辭, 公廨修葺, 結戶收斂, 大關法禁, 雖或還給, 亦難曲恕, 兩邑守令, 竝令該府拿問處之。 他道沿路守令·察訪中,
稷山
縣監
李明翼
, 以吏役頻差, 浮謗豈信? 實戶多拔, 還民受害, 非忽修擧, 其奈衰倦爲辭。
成歡
察訪
趙彦哲
, 以殘郵有絶站之慮, 老丞無束吏之威, 人旣駑下, 馬何暇責爲辭, 其憒劣不堪任之狀, 俱不可仍置, 竝罷黜。 本道沿路守令·察訪中,
樂安
郡守
權友仁
, 以邪學罪人之編配, 或疎防守爲辭,
珍山
郡守
洪景斗
, 以兩稅濫捧, 猶有不飭爲辭,
谷城
縣監
鄭昌耆
, 以倉奸不察爲辭,
長興
府使
南衡重
, 以社倉之積弊莫察, 軍案之闕額未補爲辭,
參禮
察訪
金麟瑞
, 以郵吏猶未嚴束, 位畓間或陳廢爲辭,
碧沙
察訪
金光琇
, 以納賂之浮謗奚信爲辭。 他道沿路守令中,
公州
判官
鄭冕綏
, 以還穀移貿, 有失照檢爲辭,
水原
判官
林秉遠
, 以不察還斛之濫, 致有民人之怨爲辭, 竝推考警責。 監司
韓用龜
, 以典守分留之法, 始自山餉, 嚴飭斗斛之弊, 先從營還, 按臬屬耳, 通道拭目爲辭, 而道臣體重, 今姑勿論, 其餘栍邑及本首·他道沿路十三邑·驛守令·察訪等, 旣乏優異之績, 亦無顯著之疵, 竝姑置之。 書啓中
天安
縣監, 書以郡守, 奏御文字, 有此職名之錯誤, 殊涉不審, 當該御史
張錫胤
, 推考, 何如? 傳曰, 允。
○
尹理相
, 以吏曹言啓曰, 卽伏見
全羅左道
暗行御史
張錫胤
書啓, 則栍邑守令中,
錦山
前郡守
洪羲正
, 以身故無論爲辭,
全州
前判官
鄭持容
, ...
○
柳師模
, 以兵曹言啓曰, 卽伏見
全羅左道
暗行御史
張錫胤
書啓, 則
全羅
前左水使
李東善
, 許多論列, 除非殘虐, 俱係贓汚, 而曾因道臣狀聞, 方有拿勘之命, 待其拿來, 令該府, 以繡啓諸條, 添問目嚴問, 捧口招依律重繩。
加里浦
僉使
禹德遠
, 當戰艦改造之時, 處商船來去之會, 未免傷廉之瑣謗,
古今島
僉使
金宗燁
, 鎭卒之闕丁旣多, 還餉之弊端非一云, 俱極駭然, 不可仍置,
宗燁
雖已箇滿, 而竝先罷後拿。 兵使
曺命楫
,
全州
營將
李奭培
, 或有可紀之績, 而間帶貶意,
防踏
僉使
任慶麗
,
馬島
萬戶
金潤彬
,
會寧浦
萬戶
梁聖希
,
薪智島
萬戶
韓致裕
,
順天
監牧官
金時中
,
古突山
別將
許磤
, 雖免疵毁之語, 而全無可稱, 竝置之。
順天
營將
尹範喆
, 以外似軟弱, 內實剛明, 猛省偸竊, 器物有還推之擧, 嚴束校卒, 村閭無橫侵之端爲辭, 其實心擧職, 誠爲可尙, 分付該道道臣, 限準朔更爲審察, 論理啓聞, 以爲褒勸之地, 何如? 傳曰, 允。
○
柳師模
, 以兵曹言啓曰, 卽伏見
全羅左道
暗行御史
張錫胤
書啓, 則
全羅
前左水使
李東善
, 許多論列, 除非殘虐, 俱係贓汚, 而曾因道臣狀聞, 方有拿勘之命, 待其拿來, 令該府, 以繡啓諸條, 添問目嚴問, 捧口招依律重繩。
加里浦
僉使...
韓元履에게 관직을 제수함
○ 吏曹口傳政事, 以
韓元履
爲
孝元殿
參奉。
○ 吏曹口傳政事, 以
韓元履
爲
孝元殿
參奉。
○ 壬戌五月二十九日辰時, 上御
熙政堂
。 諸承旨持公事入侍時, 左承旨
金近淳
, 右承旨
尹理相
, 左副承旨
洪羲運
, 右副承旨
柳師模
, 同副承旨
閔耆顯
, 假注書
趙晉和
, 別兼春秋
吳淵常
·
金邁淳
, 待敎
李敎信
, 以次進伏訖。 上曰, 都承旨何不入侍?
理相
曰, 承傳色俄下於藥院, 故先爲進去, 姑未及登筵矣。 少頃,
光普
·
泳夏
追入進伏。 命奏公事。
耆顯
讀奏
江原
監司
申獻朝
啓本, 罪人
朴春彦
等
旌善
等邑到配事。 命書判付訖。 命書榻敎曰, 大王大妃殿進御人蔘粟米飮, 自明日停止。 又命書榻敎曰,
惠慶宮
進服加味養胃湯, 前方中加人蔘五分, 一貼煎入。 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
○ 壬戌五月二十九日辰時, 上御
熙政堂
。 諸承旨持公事入侍時, 左承旨
金近淳
, 右承旨
尹理相
, 左副承旨
洪羲運
, 右副承旨
柳師模
, 同副承旨
閔耆顯
, 假注書...
○ 壬戌五月二十九日申時, 上御
熙政堂
。 召對入侍時, 參贊官
閔耆顯
, 侍讀官
李晦祥
, 檢討官
姜浚欽
, 待敎
李敎信
, 假注書
趙晉和
, 別兼春秋
吳淵常
·
金邁淳
, 各奉
綱目
第九卷, 以次進伏訖。 上命開卷讀。
晦祥
開卷讀, 自二年春正月, 止冶鐵飛。
浚欽
讀, 自夏楚國雨雹, 止萬姓被害。
耆顯
讀, 自鳳於是, 止王延世塞之。
敎信
讀, 自
河
復決, 止三月朔日食。 賤臣讀, 自夏四月詔收丞相
樂昌侯商
印緩, 止詔
子安
嗣侯。
淵常
讀自以
張禹
爲丞相, 止絶而復通。
邁淳
讀, 自今悔過來, 止陽朔。 上曰, 文義陳之。
晦祥
曰, 人君以官爵用人, 故必擇賢而委任, 責之以輔弼承佐, 然後可成治世之道, 而
成帝
則不擇賢否, 不重官爵, 雖有如
王商
輩稍勝者, 人毁之則聽, 人短之則信, 姦侫之徒, 充滿於朝, 而每爲其撓奪, 危亡之漸, 至於此極, 此是爲人上者, 所可監戒, 伏願留念焉。
浚欽
曰, 賢愚善惡, 雖或難知,
成帝
則能知
王商
·
劉向
之賢, 而亦不能用也。 上曰, 方欲問此義,
劉向
輩知而不用, 何也?
浚欽
曰, 非不知之, 而受制於强臣, 雖不得用之, 然而若明知其十分爲賢者, 則雖昏暗, 豈不得用之? 此必不得深知而然也。 昔
齊桓公
, 問
郭公
之民曰, 爾公善善惡惡, 而何至於亡也?
郭
民曰, 公雖善善而不能用, 惡惡而不能退, 以至於此, 此是千古明言, 而先正臣
李彦迪
所以稱道者也。 若洞見其賢否而進退之, 則用人之道, 無過於斯矣。 上曰,
郭
民之言, 出於何書?
浚欽
曰, 曾見於四傳·
春秋
矣, 洞見之知, 專在於格致, 格致之工, 亦在於學問, 而
成帝
則初無師保之益, 又無正大之見, 終不得進賢而退愚, 以至於衰替, 此則歷代凡君之通患, 而尤不可不監戒者也。 上曰, 其言好矣。
耆顯
曰, 帝王之德, 莫先於明察, 而明察之中, 剛毅二字, 尤爲貴焉。 今此
元
·
成
之際, 卽漢之衰運, 而
蕭望之
·
劉向
等之賢, 則竝皆不知而不用,
王氏
之禍, 則亦非不憂之而不得斥退, 終歸於昏暗庸懦, 尙何論陰陽淑慝之分乎?
堯
之欽明文思,
舜
之濬悊文明, 皆是明中之剛, 而
孔子
曰, 剛毅木訥近仁, 人君用人之際, 尤宜不可忽也, 伏望體念焉。
敎信
曰,
成帝
非眞不知, 而私慾交蔽, 賢愚莫分, 自歸於昏暗也。 上曰,
谷永
·
杜歆
, 獨以爲不受匈奴之降宜矣, 其言是耶?
浚欽
曰, 此言可取也。
晦祥
曰,
谷永
輩, 雖附於
王鳳
, 全事謟諛, 而間間有可用之言, 小人之假仁而蔽君心, 不可不明辨也。
浚欽
曰, 不以人廢言, 不以言廢人, 雖小人之言, 善則用之, 惡則斥之, 則此君子好賢之道也。 上曰,
張忠
斥
王尊
之賢, 而朝廷無一言, 惟
壺三老
始言之, 其時朝廷亦可知矣。
晦祥
曰, 自古小人, 貪於榮利, 不念國家, 類如是矣。
浚欽
曰, 大凡是非善惡之際, 有難適中, 況以至尊之位, 臨百官萬民之衆, 而言豈可以俱一耶? 必也明理而盡善, 可以進賢而退愚矣。 上曰, 遺書是何書也? 非此, 不可以治天下耶?
晦祥
曰, 爲治之道, 莫過於
二典三謨
, 爲君上者, 當以仁義爲之, 今此所求之書, 是豈爲治之先務也? 然而
成帝
, 沈溺昏暗之餘, 能有求書之擧, 此所以差强者也。
敎信
曰, 遺書卽
六藝略
·
諸子略
, 合爲三萬三千餘卷, 而今此求書之擧, 卽秦之焚書後初有之事也。 無論經傳與
史記
, 善惡皆我師, 如欲治天下, 則捨是書, 奚以哉? 上曰,
洪範五行傳
, 亦
書經洪範
之意耶?
晦祥
曰, 大體則然矣。 上曰,
王商
,
鳳
之兄弟耶?
浚欽
曰,
史記
別無所出之處, 而要之爲近屬也。 上掩卷, 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
○ 壬戌五月二十九日申時, 上御
熙政堂
。 召對入侍時, 參贊官
閔耆顯
, 侍讀官
李晦祥
, 檢討官
姜浚欽
, 待敎
李敎信
, 假注書
趙晉和
, 別兼春秋...
[ PC버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