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입력 내용 삭제
문자입력기
검색
부수검색
음가검색
부수로 검색:
부수 획수:
부수 목록:
나머지획수:
음가로 검색:
음가:
검색:
검색
열 람
승정원일기
정보화사업
승정원마당
왕 대
책별
조직과 기능
연혁
작성방식
사료적가치
기록유산
개 요
범 례
공지 사항
인조 - 고종
16대 인조(1623년~)
17대 효종(1649년~)
18대 현종(1659년~)
19대 숙종(1674년~)
20대 경종(1720년~)
21대 영조(1724년~)
22대 정조(1776년~)
23대 순조(1800년~)
24대 헌종(1834년~)
25대 철종(1849년~)
26대 고종(1863년~)
27대 순종(1907년~)
순조 3년
1803년 (계해)
1월
2월
윤2월
3월
4월
5월
6월
7월
8월
9월
10월
11월
12월
승정원일기 99책(탈초본 1870책) 순조 3년 8월 9일 신미
1803년 嘉慶(淸/仁宗) 8년
1일
2일
3일
4일
5일
6일
7일
8일
9일
10일
11일
12일
13일
14일
15일
16일
17일
18일
19일
20일
21일
22일
23일
24일
25일
26일
27일
28일
29일
30일
或晴或雨
行都承旨
金達淳
病
。 左承旨
金宗善
坐
。 右承旨
李海愚
坐
。 左副承旨
金箕象
未肅拜
。 右副承旨
韓致應
坐直
。 同副承旨
閔命爀
坐直
。 注書
洪遇燮
病
朴宗琦
病
。 假注書
柳訸
仕直
李潮
仕
。 事變假注書
崔秀俊
未入來
。
昌德宮에 머묾. 常參과 經筵을 정지함
○ 上在
昌德宮
。停常參·經筵。
○ 上在
昌德宮
。停常參·經筵。
비가 내려 측우기로 측정함
○ 自開東至卯時, 灑雨下雨, 測雨器水深一分。
○ 自開東至卯時, 灑雨下雨, 測雨器水深一分。
○
韓致應
啓曰, 合辭方張之時, 兩司無詣臺之員, 事甚未安, 除在外·未署經·陳疏入啓外, 未肅拜呈告人員, 竝卽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
韓致應
啓曰, 合辭方張之時, 兩司無詣臺之員, 事甚未安, 除在外·未署經·陳疏入啓外, 未肅拜呈告人員, 竝卽牌招, 何如? 傳曰, 允。
視事를 頉稟한다는 金宗善의 啓
○
金宗善
啓曰, 明日殿座相値, 視事頉稟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金宗善
啓曰, 明日殿座相値, 視事頉稟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閔命爀
啓曰, 三品官之無得過三日, 循例請牌, 曾有定式矣。 兵曹參知
金履永
, 除拜後過三日不爲出肅, 事體所在, 誠極未安, 從重推考, 仍卽牌招察任, 何如? 傳曰, 允。
○
閔命爀
啓曰, 三品官之無得過三日, 循例請牌, 曾有定式矣。 兵曹參知
金履永
, 除拜後過三日不爲出肅, 事體所在, 誠極未安, 從重推考, 仍卽牌招察任, 何如? 傳曰, 允。
○
閔命爀
啓曰, 刑曹判書
李書九
, 除拜後過三日不爲出肅, 依定式推考警責, 仍卽牌招察任, 何如? 傳曰, 允。
○
閔命爀
啓曰, 刑曹判書
李書九
, 除拜後過三日不爲出肅, 依定式推考警責, 仍卽牌招察任, 何如? 傳曰, 允。
○ 傳于
金宗善
曰, 進講入侍。
○ 傳于
金宗善
曰, 進講入侍。
崔秀俊에게 관직을 제수함
○
趙庭和
奉命在外, 代以
崔秀俊
爲事變假注書。
○
趙庭和
奉命在外, 代以
崔秀俊
爲事變假注書。
○ 傳于
李海愚
曰, 留都大臣, 以判府事爲之。
○ 傳于
李海愚
曰, 留都大臣, 以判府事爲之。
○ 傳于
閔命爀
曰, 新除授承旨, 牌招察任。
○ 傳于
閔命爀
曰, 新除授承旨, 牌招察任。
○ 以左副承旨
金箕象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曰, 只推, 更爲牌招。
○ 以左副承旨
金箕象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曰, 只推, 更爲牌招。
監察茶時를 한다는 韓致應의 啓
○
韓致應
啓曰, 行大司憲
李敬一
, 執義
尹羽烈
, 掌令
南涑
, 持平
沈普永
牌不進, 掌令
愼性眞
在外, 持平
林景鎭
陳疏入啓, 監察茶時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韓致應
啓曰, 行大司憲
李敬一
, 執義
尹羽烈
, 掌令
南涑
, 持平
沈普永
牌不進, 掌令
愼性眞
在外, 持平
林景鎭
陳疏入啓, 監察茶時之意...
○ 以大司諫
兪岳柱
, 獻納
玄重祚
, 執義
尹羽烈
, 掌令
南涑
, 持平
沈普永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韓致應
曰, 只推。
○ 以大司諫
兪岳柱
, 獻納
玄重祚
, 執義
尹羽烈
, 掌令
南涑
, 持平
沈普永
牌不進罷職傳旨, 傳于
韓致應
曰, 只推。
○ 以
京畿
監司
徐榮輔
狀啓, 領府事
李秉模
祿米不受事, 傳于
金宗善
曰, 更爲輸送事, 回諭。
○ 以
京畿
監司
徐榮輔
狀啓, 領府事
李秉模
祿米不受事, 傳于
金宗善
曰, 更爲輸送事, 回諭。
○
金宗善
, 以戶曹言啓曰, 各陵·園·墓祭享時典祀官盤纏, 今夏因特敎, 已有所擧行, 而臣於日前次對, 又伏奉獻官以下祭官之無實職人盤纏, 一體題給之命矣。 盤纏所需, 繼又別爲劃下, 而已自內司移送劃下之屯田案, 今方往復吏曹, 自今秋夕祭享爲始, 獻官·諸執事中, 軍銜差祭人, 竝依典祀官盤纏例磨鍊頒給, 仍爲定式施行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金宗善
, 以戶曹言啓曰, 各陵·園·墓祭享時典祀官盤纏, 今夏因特敎, 已有所擧行, 而臣於日前次對, 又伏奉獻官以下祭官之無實職人盤纏, 一體題給之命矣。 盤纏所需, 繼又別爲劃下, 而已自內司移送劃下之屯田案, 今方往復吏曹, 自今秋夕祭享爲始, 獻官·諸執事中, 軍銜差祭人, 竝依典祀官盤纏例磨鍊頒給, 仍爲定式施行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李海愚
, 以兵曹言啓曰, 陵幸回鑾後, 隨駕將校·軍兵·各差備等犒饋, 近年連以乾物分給矣。 今亦依此擧行, 何如? 傳曰, 允。
○
李海愚
, 以兵曹言啓曰, 陵幸回鑾後, 隨駕將校·軍兵·各差備等犒饋, 近年連以乾物分給矣。 今亦依此擧行, 何如? 傳曰, 允。
○
李海愚
, 以備邊司言啓曰,
濟州
牧使
李延弼
, 在任身死矣。 曾經閫帥, 依法典, 返柩時擔軍題給事, 分付所經各道, 何如? 傳曰, 允。
○
李海愚
, 以備邊司言啓曰,
濟州
牧使
李延弼
, 在任身死矣。 曾經閫帥, 依法典, 返柩時擔軍題給事, 分付所經各道, 何如? 傳曰, 允。
○
金宗善
, 以成均館大司成意啓曰,
文廟
守僕, 依宗社守僕例, 試才啓下事, 曾有定式矣。 守僕
金樂煥
除下, 代以事知守僕試才抄擇, 備三望受點次, 別單書入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金宗善
, 以成均館大司成意啓曰,
文廟
守僕, 依宗社守僕例, 試才啓下事, 曾有定式矣。 守僕
金樂煥
除下, 代以事知守僕試才抄擇, 備三望受點次, 別單書入之意, 敢啓。傳曰, 知道。
○
韓致應
, 以刑曹言啓曰, 再昨日動駕時,
安東
幼學
金熙益
, 擊錚於衛外, 故取見其原情, 爲其父
翰東
鳴冤事也。 相考金吾配案, 則
翰東
以家賊之豢養, 爲家賊立幟, 爲邪術護法, 而庚申因山之前, 無端決歸, 大小祥事, 中月禫禮, 偃然在家, 一不來哭, 許多罪犯, 俱係罔赦。 以渠負犯, 善地量移, 特出寬典, 則肆然縱子, 張皇爲說, 唐突鳴金, 驚動天聽之狀, 萬萬痛惡。 原情勿施,
熙益
不可以爲父鳴冤有所容恕, 自臣曹考律嚴勘, 何如? 傳曰, 允。勘律, 置之, 可也。
○
韓致應
, 以刑曹言啓曰, 再昨日動駕時,
安東
幼學
金熙益
, 擊錚於衛外, 故取見其原情, 爲其父
翰東
鳴冤事也。 相考金吾配案, 則
翰東
以家賊之豢養, 爲家賊立幟, 爲邪術護法, 而庚申因山之前, 無端決歸, 大小祥事, 中月禫禮, 偃然在家, 一不來哭, 許多罪犯, 俱係罔赦。 以渠負犯, 善地量移, 特出寬典, 則肆然縱子, 張皇爲說, 唐突鳴金, 驚動天聽之狀, 萬萬痛惡。 ...
○ 義禁府啓目,
同福
縣監
洪疇九
原情云云。 問目內辭緣, 泛稱遲晩, 刑推得情, 何如? 判付啓, 分揀放送爲良如敎。
○ 義禁府啓目,
同福
縣監
洪疇九
原情云云。 問目內辭緣, 泛稱遲晩, 刑推得情, 何如? 判付啓, 分揀放送爲良如敎。
○ 領府事
李秉模
疏曰, 伏以行幸戒期, 雲日肅淸, 瘖聾跛躄, 莫不欣欣有喜。 臣雖僇廢窮鄕, 跡阻周行, 擬欲進詣近京之地, 祗伏郊次, 遙望羽旄, 粗效野人之禮, 歸詑父老, 歌頌太平, 第緣癃疾沈淹, 蠢動無路, 竊自悲其生不如死。 留都恩命, 忽下此際, 史官儼臨, 誕宣聖諭, 夫豈料邱壑殘喘, 尙在朝家之記有哉? 臣聞命感惶, 撫枕蹶起, 直思奮飛, 重瞻象魏, 而其奈病在難醫, 力不從心, 藉無可言之情地, 末由自致於百里之程何哉? 見今期日漸近, 鑾衛將啓, 臣若徒懷嚴畏, 不早控免, 則誠恐臨時窘迫, 大損國體, 玆敢冒死從縣道仰籲。 伏乞聖明, 亟寢臣留都之命, 仍治臣蔑分之罪, 以爲人臣逋慢者之戒焉。 抑臣因是而猥有所自陳者, 臣之諸司兼務, 決非在野逋蹤之所可一日虛縻, 實錄摠裁, 便又已遞之任, 而側聽半年, 俱未有處分, 臣實惑焉。 伏望俯賜矜諒, 竝卽鐫改, 俾臣得以自同編氓, 涵泳終始之澤, 千萬懇祝。 臣無任云云。 答曰, 省疏具悉卿懇。 愼節之添損, 曷勝奉慮? 留都已令他大臣爲之, 摠裁之任, 史局事勢, 亦多可悶, 今姑許副, 卿其安心勿辭, 加意善攝, 俟少間卽爲上來。 仍傳曰, 此批答, 遣史官, 傳諭于領府事。
○ 領府事
李秉模
疏曰, 伏以行幸戒期, 雲日肅淸, 瘖聾跛躄, 莫不欣欣有喜。 臣雖僇廢窮鄕, 跡阻周行, 擬欲進詣近京之地, 祗伏郊次, 遙望羽旄, 粗效野人之禮, 歸詑父老, 歌頌太平, 第緣癃疾沈淹, 蠢動無路, 竊自悲其生不如死。 留都恩命, 忽下此際, 史官儼臨, 誕宣聖諭, 夫豈料邱壑殘喘, 尙在朝家之記有哉? 臣聞命感惶, 撫枕蹶起, 直思奮飛, 重瞻象魏, 而其奈病在難醫, 力不從心, 藉無可言之情地, 末由自致於百里之程何哉? 見今期日漸近, 鑾衛將啓, 臣若徒懷嚴畏, 不早控免, 則誠恐臨時窘迫, 大損國體, 玆敢冒死從縣道仰籲。 伏乞聖明, 亟寢臣留都之命, 仍治臣蔑分之罪, 以爲人臣逋慢者之戒焉。 抑臣因是而猥有所自陳者, 臣之諸司兼務, 決非在野逋蹤之所可一日虛縻, 實錄摠裁, 便又已遞之任, 而側聽半年, 俱未有處分, 臣實惑焉。 伏望俯賜矜諒, 竝卽鐫改, 俾臣得以自同編氓, 涵泳終始之澤, 千萬懇祝。 臣無任云云。 答曰, 省疏具悉...
○ 刑曹判書
李書九
疏曰, 伏以臣再控危懇, 冀解銓任, 兢惶蹙伏, 惟譴何是俟, 伏蒙我聖上俯垂鑑照, 特賜體諒, 俾此一介疵賤, 得保四維, 涵育於大化之中, 天地曲遂之恩, 非臣隕結所可圖酬。 此際又伏奉秋官除旨, 在臣分義, 固當感激竭蹶, 而第臣匪分之職, 雖幸遽免, 方命之罪, 竟逭誅罰, 內自循省, 尙切怵惕。 且臣伏見前參判
李勉兢
疏本, 論重臣
金思穆
擬望之事, 而擧臣爲證, 尤不勝瞿然訝惑之至。 向臣之陳懇引入也, 亞銓適爲來訪, 語次以重臣之久枳爲問, 故臣答之曰, 爲念其家, 顧惜之論, 亦或有之, 而尋常官職, 雖與銓望有異, 此等事難信一人之臆見, 宜採擧世之公議。 蓋其私室泛論, 辭雖委婉, 審愼之意, 亦在其中。 況銓法至嚴, 設令三堂同席, 臣雖曰可, 三銓旣曰不可, 則固當更相商確, 徐俟歸一, 今乃不待諸堂之參坐, 不問衆論之同異, 造次獨決, 擧擬無漸, 而反以臣藉口, 有若直爲停當者然, 誠未可曉也。 臣果明知其公議之何如, 則臣之居銓, 亦不爲不久, 何故一不檢擬, 今獨斷言其一切無礙耶? 然苟使臣言議明剴, 見孚於僚寀之間, 豈有是也? 自顧慙恧, 無所措躬, 玆敢略陳情實, 仰瀆崇嚴。 伏乞聖慈, 亟降郵罰, 以安賤分, 千萬幸甚。 臣無任云云。 答曰, 省疏具悉。 本事已知之, 卿其勿辭行公。
○ 刑曹判書
李書九
疏曰, 伏以臣再控危懇, 冀解銓任, 兢惶蹙伏, 惟譴何是俟, 伏蒙我聖上俯垂鑑照, 特賜體諒, 俾此一介疵賤, 得保四維, 涵育於大化之中, 天地曲遂之恩, 非臣隕結所可圖酬。 此際又伏奉秋官除旨, 在臣分義, 固當感激竭蹶, 而第臣匪分之職, 雖幸遽免, 方命之罪, 竟逭誅罰, 內自循省, 尙切怵惕。 且臣伏見前參判
李勉兢
疏本, 論重臣
金思穆
擬望之事, 而擧臣爲證, 尤不勝瞿然訝惑之至。 向臣之陳懇引入也, 亞銓適爲來訪, 語次以重臣之久枳爲問, 故臣答之曰, 爲念其家, 顧惜之論, 亦或有之, 而尋常官職, 雖與銓望有異, 此等事難信一人之臆見, 宜採擧世之公議。 蓋其私室泛論, 辭雖委婉, 審愼...
○
全羅
監司
韓用龜
疏曰, 伏以臣才智淺短, 精力耗頓, 久膺藩寄, 對揚沒策, 凡有做措, 瘡疣莫掩, 如非我聖上庇覆之洪恩, 其何能獲免大戾, 保有今日乎? 尋常懍蹙, 不啻若臨淵履氷, 又於此際, 以
同福縣
罪人査事之爽實, 伏承問備之命, 滿心惶恧, 益無措躬之所。 臣方縮伏訟愆之中, 伏見判下傳敎, 以復送按覈之貽弊民邑, 有令道臣擧行之命矣。 蓋此獄事, 關係甚重, 臣之盤覈, 非止一再, 而未能仰體聖朝審克之德意, 竟使已成之案一朝壞了, 以至首從之互換, 顧臣僨誤之罪, 於是乎無所逃矣。 今玆之命, 雖出於包容之聖眷, 臣若拚棄廉隅, 冒沒承當, 則此無異於以臣査臣, 臣固無足言, 其在朝家刑政, 恐不當若是之苟艱也。 臣旣不敢抗顔容喙於議讞之地, 則雖欲蹲據於宣化之任, 重理一路之庶獄, 其於四方之譏議何哉? 玆敢不避猥越, 仰瀆宸嚴。 伏願聖慈, 俯賜鑑諒, 亟賜鐫遞, 仍降威罰, 一以嚴獄體, 一以靖私義焉。 臣無任云云。 答曰, 省疏具悉。 當遣按覈, 卿其勿辭察任。
○
全羅
監司
韓用龜
疏曰, 伏以臣才智淺短, 精力耗頓, 久膺藩寄, 對揚沒策, 凡有做措, 瘡疣莫掩, 如非我聖上庇覆之洪恩, 其何能獲免大戾, 保有今日乎? 尋常懍蹙, 不啻若臨淵履氷, 又於此際, 以
同福縣
罪人査事之爽實, 伏承問備之命, 滿心惶恧, 益無措躬之所。 臣方縮伏訟愆之中, 伏見判下傳敎, 以復送按覈之貽弊民邑, 有令道臣擧行之命矣。 蓋此獄事, 關係甚重, 臣之盤覈, 非止一再, 而未能仰體聖朝審克之德意, 竟使已成之案一朝壞了, 以至首從之互換, 顧臣僨誤之罪, 於是乎無所逃矣。 今玆之命, 雖出於包容之聖眷, 臣若拚棄廉隅, 冒沒承當, 則此無異於以臣査臣, 臣固無足言, 其在朝家刑政, 恐不當若是之苟艱也。 ...
○
忠淸
監司
閔耆顯
疏曰, 伏以臣人器則最庸愚也, 踐歷則至淺近也, 特荷我先大王曁我聖上曲加庇覆, 隨處拂拭, 立朝四五年間, 驟躋下大夫之列, 恩重邱山, 補蔑絲毫, 居常兢惕, 若隕淵谷。 乃者湖臬新命, 忽下於夢想之外, 臣惝恍隕越, 益不知措躬之所也。 夫藩翰之職, 責任甚重, 而矧玆
湖西
一路, 視諸道最稱難治。 民生之困瘁, 而接濟沒策, 蓄積之空匱, 而措置無術, 重以先輩之風敎已遠, 近俗之澆漓轉甚, 雖使威望足以彈壓, 才具足以綜理, 尙懼其不克負荷, 況臣文質無當, 聞望素輕, 姿性甚鈍, 事務全昧, 以此而責之以承流宣化之任, 則是何異於蚊蝱之負山, 商距之馳河也哉? 抑臣於此, 竊有所怵惕於中者, 臣之高祖
文貞公
臣
維重
, 曾祖
文忠公
臣
鎭厚
, 繼按是節, 而及臣之父
百奮
, 則五年之間, 再莅本道, 成績相傳, 遺愛未沫。 臣之不肖於前人, 無能爲役, 而徒貪一門之榮耀, 不計自己之分量, 黽勉冒據, 畢竟僨誤, 則上而玷累聖簡, 下而荒墜家聲, 此又臣夙夜憂懼, 必欲釋此重負, 獲免大何者也。 伏惟殿下, 天地父母, 諒臣才之不可强授, 察臣言之非出例讓, 亟命遞臣職名, 回授可堪之人, 以幸公私, 千萬幸甚。 臣無任云云。 答曰, 省疏具悉。 卿其勿辭往欽哉。
○
忠淸
監司
閔耆顯
疏曰, 伏以臣人器則最庸愚也, 踐歷則至淺近也, 特荷我先大王曁我聖上曲加庇覆, 隨處拂拭, 立朝四五年間, 驟躋下大夫之列, 恩重邱山, 補蔑絲毫, 居常兢惕, 若隕淵谷。 乃者湖臬新命, 忽下於夢想之外, 臣惝恍隕越, 益不知措躬之所也。 夫藩翰之職, 責任甚重, 而矧玆
湖西
一路, 視諸道最稱難治。 民生之困瘁, 而接濟沒策, 蓄積之空匱, 而措置無術, 重以先輩之風敎已遠, 近俗之澆漓轉甚, 雖使威望足以彈壓, 才具足以綜理, 尙懼其不克負荷, 況臣文質無當, 聞望素輕, 姿性甚鈍, 事務全昧, 以此而責之以承流宣化之任, 則是何異於蚊蝱之負山, 商距之馳河也哉? 抑臣於此, 竊有所怵惕於中者, 臣之高祖...
○ 司諫
李東埴
疏曰, 伏以臣於日昨避辭中, 略陳守株之義, 冀蒙褫鞶之恩, 及伏承批旨, 溫諭鄭重, 官職自如, 臣且感且愧, 若夢非眞, 揆分揣義, 固不敢一直逡巡, 更事瀆擾, 而區區微諒, 終有所難安者, 圭玷自在, 其可磨乎, 鐵限至嚴, 其可踰乎?
管子
有四維之戒而
賈誼
知體之論發焉,
陽城
昧二去之義而
韓愈
曠官之刺興焉, 然則朝廷名器之不可辱也審矣, 臺閣去就之不可苟也明矣。 臣雖不忠無狀, 亦具彝性, 寧忍拚棄廉防, 揚揚抗顔於僨誤之地, 不識世間有羞惡二字? 左右思量, 無路蹲仍, 玆敢冒犯威尊, 申暴血懇。 伏乞聖慈, 亟命鐫改, 以幸公私焉。 臣旣不以見職自居, 則宜不敢張皇他說, 事在目下, 有不得泯默, 略此附陳焉。 嗚呼, 凡國之所以爲國, 惟紀綱刑政是已, 故自古明君碩輔, 無不以振紀綱明刑政爲致治之本, 詗奸戢猾而民志歸一, 誅暴癉惡而世道底定, 此所以
大舜
有五服三就之命,
子産
有火猛水弱之喩者也。 方今聖明光御, 邪穢廓淸, 妖腰亂領, 次第伏法, 宜無不逞之徒, 踵起於輦轂之下, 而不幸數三年以來, 文武怡嬉, 法綱頹弛, 以至劍契之名出, 而俗敗世壞極矣。 一踵無賴之輩, 嘯聚成黨, 帶牛佩犢, 謂天不怕, 擊狗屠猪, 無日不醵, 以生劫爲家計, 以凌犯爲長技。 甚至橫行朱門, 詬辱宰相, 突入深閨, 驅摶婦女, 蔑分亂紀, 殆無餘地, 探囊劫篋, 特其細故。 潢池赤子, 雖不足憂, 山泊錄林, 難保無慮, 思之及此, 寧不凜然寒心? 臣新從鄕邑, 纔到城闉, 而可愕可怖之事, 不止一二, 故中夜繞壁, 自不禁太息而流涕。 卽聞憲臺略已疏陳, 未知朝廷之上, 又有如魏相
李沆
之日以四方盜賊聞者乎? 事係變怪, 危迫呼吸, 在今日司寇之任者, 尤宜嚴法峻刑, 詰慝懲亂, 以盡明允之責, 而惜乎秋曹旣得罪人, 草草勘斷, 有若尋常輕囚之循例擬律, 以致端緖幾露, 巢穴未窮, 孽芽已綻, 根荄莫鋤, 烏在其掌邦禁之義也? 況今懲討不嚴, 芟除未盡, 邪獄餘蘖, 不無更熾之患, 卽此劍契之跳踉, 乃其遺燼餘醜, 而都民之漸染詿誤, 相率入彼者, 亦罔非酒所致也。 噫, 酒之爲害, 可勝言哉? 香醞美醅, 暴天之物, 珍羞嘉肴, 喪人之性, 都下長腰, 皆入於釀戶, 市上魚肉, 盡歸於酒家。 近來物價之騰踊, 民食之艱乏, 職此之由。 臣固知禁酒之令, 亦係擾民之端, 雖不可全然禁斷, 至於街市上大釀盛肴, 豈可任他尾閭, 以貽無窮之弊乎? 且夫左右捕將, 職在戢盜, 恬不知怪, 使此亂徒悖類, 日酗於通街大道而莫之禁焉, 士族婦人, 實無乘轎往來之勢, 法司官長, 難免露刃咆喝之患, 都衖之不時强暴, 江郊之白晝剽掠, 無非前古所無之變, 其爲禍階, 不啻如西洋異術, 此豈適然而終不爲國家之所隱憂長慮者耶? 秋曹旣如彼, 捕廳又如此, 將何以息奸徒而勵頹俗? 紀綱不可不立, 刑政不可不肅。 伏願殿下, 克遵擊柝之戒, 深軫圖蔓之道, 申飭秋曹及京兆·捕廳, 凡諸姦宄之名入劍契者, 一竝譏捕, 期於勦絶, 都下巨釀, 亦爲嚴禁, 以塞其源, 京外邪黨, 更加偵探, 以折其萌, 兩捕將之悠泛度日, 不能擧職者, 爲先捧現告, 竝施譴罷之典焉。 至如秋曹首堂之視若輕囚, 擬律太歇者, 事甚不誠, 大關後弊, 決不可薄罷而旋敍矣。 臣謂前刑曹判書
蔡弘履
, 亟命刊削, 以警百僚, 宜矣。 凡朝廷之所維持者體統也, 截嚴者等威也, 故爲人臣者, 苟或少忽於此, 則謂之無禮可矣, 謂之無忌憚亦可矣, 而前亞銓
李勉兢
之疏, 又何爲而出也? 始以銓望未復之人, 不有公議, 肆然首擬於司寇之任, 以致僚席之因此自引, 在渠道理, 固當受而爲過, 縮伏摧謝之不暇, 而乃反汲汲反詈, 盛氣噴薄, 至以大臣酬酢, 變幻其辭, 粧撰爲說, 登諸章奏, 人之無嚴, 胡至於此? 設令大臣, 眞有如渠疏中酬酢, 揆以下僚尊大臣之道, 宜不敢援而爲證, 以徹黈纊之聰, 況初無此等說話乎? 莫嚴者奏御之文而無難架鑿, 莫重者具瞻之地而容易援引, 隱若聚訟之場, 揜情立證者然, 遁辭所窮, 是可忍耶? 虛妄甚矣, 縱恣極矣。 其前後政注之循私蔑公, 於渠特薄物細故。 公車之所難愼, 而罔念告君之體, 朝家之所敬禮, 而不知忌器之道, 此而置之, 其可曰國有法乎? 朝綱所關, 有不可罰止削職。 臣謂前吏曹參判
李勉兢
, 施以竄配之典, 斷不可已也。 臣無任云云。 省疏具悉。 疏辭, 令廟堂, 稟處。 前刑判事, 何必更勘?
李勉兢
事, 依施, 爾其勿辭察職。
○ 司諫
李東埴
疏曰, 伏以臣於日昨避辭中, 略陳守株之義, 冀蒙褫鞶之恩, 及伏承批旨, 溫諭鄭重, 官職自如, 臣且感且愧, 若夢非眞, 揆分揣義, 固不敢一直逡巡, 更事瀆擾, 而區區微諒, 終有所難安者, 圭玷自在, 其可磨乎, 鐵限至嚴, 其可踰乎?
管子
有四維之戒而
賈誼
知體之論發焉,
陽城
昧二去之義而
韓愈
曠官之刺興焉, 然則朝廷名器之不可辱也審矣, 臺閣去就之不可苟也明矣。 ...
○ 持平
林景鎭
疏曰, 伏以臣直一明時之棄物, 分甘僇廢, 杜門自訟, 何嘗有復起爲人之望, 而伊來數年之間, 偏蒙我聖上拂拭之恩, 騎省·選部·史局兼銜, 除旨聯翩, 感激恩造, 思效叩謝之忱, 黽勉隨行, 殆同無故者然, 每自循省, 徒切愧恧。 乃者柏府新命, 又下於千萬夢想之外, 臣手擎恩誥, 罔知攸措, 而繼之以血淚之被面也。 噫, 臣本蒙騃蔑識, 最居人下, 早竊科第, 犯古人不幸之戒, 偏蒙我先大王不世之渥, 自釋褐而恩出常格, 廁簪筆而榮動儕行, 觸處昏謬而如慈父之牖迷, 隨事庇覆而若雨露之偏私, 頂踵毛髪, 莫非造化, 恩山渥海, 不足爲喩。 只緣臣庸愚憒劣, 冥
[擿]
埴行, 周旋邇列, 莫效涓埃之報, 暫叨臺銜, 自陷坑坎之中, 臣身之顚躓狼貝, 固不足恤, 而孤負作成之聖恩, 實爲難瞑之恨也。 嗚乎, 粵在乙卯正初朝參前一日, 臣除薇垣之職, 而臣於伊時, 慘遭同氣之慼, 手自殯斂, 身犯染汚, 肅嚴之地, 勢難冒膺, 故天牌踵臨, 不得不隨例違召, 至蒙鞶褫之恩矣。
浚
賊懲討之論, 乃發於翌日朝參, 則臣不得同聲請討, 秖緣事故之如右, 而伊後人言, 以臣之此時除拜, 偃然違牌, 驅之於規避之科。 夫規避云者, 先事見幾, 用意巧免之謂也, 人之不諒, 胡至此極? 當時實故, 旣是同朝之所知, 初牌蒙遞, 又在新啓之前日, 則規避二字, 初不襯當, 臣何必費辭多辨, 而旣不得明目張膽, 以效沫飮之忱, 乃於䵝昧之地, 反受規免之目, 身名僇辱, 寧欲無生, 而齎冤飮泣, 籲天無階者, 九年于玆矣。 今日一暴於黈纊之下, 則雖卽地溘然, 萬萬無少憾矣。 至於姿識言議之不合見職, 猶屬例讓, 不敢暇及, 而以若臲卼之蹤, 臺地一步, 初非可論, 屢犯違傲, 未蒙嚴勘, 一直泯伏, 冞增罪戾, 玆敢昧死呼訴。 伏乞天地父母, 俯賜鑑諒, 遞臣所帶之職, 俾安私分, 仍治臣猥越之罪, 以肅朝綱焉。 臣於鳴冤之章, 顧何敢贅及他說, 而愚衷耿結, 有難終默者, 玆敢附陳, 惟聖明垂察焉。 夫君德成就, 責在經筵, 而其書則聖賢之言也, 其學則窮格之工也。 上而補益聖學, 下而講求治道, 不但爲字句音釋而已, 如或只講文義, 伈俔而退, 則非所以成就君德也。 臣常見先輩遺事, 每因文義, 敷衍爲說, 上自衮闕, 以至政令得失, 生民休戚, 譬解而匡救, 講磨而可否者多矣。 朝夕納誨, 左右弼違, 知無不言, 言無不盡, 此乃講筵之體, 而其爲資益者大矣。 凡於日用事爲之間, 語默動靜之際, 博考經傳, 唯日孜孜, 誠以守之, 敬以持之, 以盡精密格致之道, 不期然而自造於極矣。 伏願殿下, 終始典學, 無或間斷, 務篤時敏之工, 俾臻緝熙之域焉。 臣愚以爲大小諸臣章奏之無論緊漫, 卽賜批旨, 曰可曰否, 政所以通上下之情, 而伏睹近日章奏之間, 或有屢日後賜批者, 固仰聖意之雖出於商量, 而以外面觀之, 恐有欠於勤政之道, 來諫之德, 伏願深留盛意焉。 嗚乎, 實錄之開局, 倐然已三年于玆, 而校正之役, 纔始於春夏之間矣。 臣猥以染翰之舊蹤, 得忝輯編之末席, 於戲, 不忘之思, 倍切於人, 而見今摠裁之相, 久在郊荒, 文衡之臣, 奉使異域, 至於郞官之或除外任, 或往試役, 近日在京者不過五六人, 而間有職務之相妨, 輪回入直之際, 每患苟艱, 應行稟啓之事, 不敢擅便, 如是而豈可望告成之速也哉? 伏願殿下, 亟降郞官變通之命, 益加董飭, 以嚴史局之體焉。 臣無任云云。 省疏具悉。 所陳當體念。 史局事, 待摠裁之出, 別加董飭事, 分付。 爾其勿辭察職。
○ 持平
林景鎭
疏曰, 伏以臣直一明時之棄物, 分甘僇廢, 杜門自訟, 何嘗有復起爲人之望, 而伊來數年之間, 偏蒙我聖上拂拭之恩, 騎省·選部·史局兼銜, 除旨聯翩, 感激恩造, 思效叩謝之忱, 黽勉隨行, 殆同無故者然, 每自循省, 徒切愧恧。 乃者柏府新命, 又下於千萬夢想之外, 臣手擎恩誥, 罔知攸措, 而繼之以血淚之被面也。 噫, 臣本蒙騃蔑識, 最居人下, 早竊科第, 犯古人不幸之戒, 偏蒙我先大王不世之渥, 自釋褐而恩出常格, 廁簪筆而榮動儕行, 觸處昏謬而如慈父之牖迷, 隨事庇覆而若雨露之偏私, 頂踵毛髪, 莫非造化, 恩山渥海, 不足爲喩。 只緣臣庸愚憒劣, 冥
...
○ 癸亥八月初九日辰時, 上御
熙政堂
。 進講入侍時, 參贊官
金宗善
, 假注書
柳訸
, 別兼春秋
洪秉喆
·
徐有恂
, 知事
金祖淳
, 檢校直閣
沈象奎
, 檢討官
沈鎜
, 以次進伏訖。
祖淳
曰, 日氣漸涼, 聖體候若何? 上曰, 一樣矣。
祖淳
曰, 寢睡·水剌之節,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祖淳
曰, 大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祖淳
曰, 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祖淳
曰,
惠慶宮
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祖淳
曰,
嘉順宮
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上讀前受音一遍。
祖淳
讀奏新受音, 自蜉蝣之羽, 止候人四章。 上讀一遍。
祖淳
解釋章句以奏。 上繼讀五遍訖。 上曰, 文義陳之。
祖淳
曰, 蜉蝣之詩, 蓋刺玩細娛而忘遠慮者也。 夫人情, 豈欲玩細娛而忘遠慮, 而然所謂細娛者, 非特在於器用服御之間, 凡人之目所睹耳所聞, 寓於其心而動於其欲, 至近至微之事皆是也, 而所謂遠慮, 則乃耳目之所未及, 心欲之所未萌, 甚遠且久之事皆是也, 故甚遠而且久則易以忽, 至近而且微則易以溺, 此所以駸駸歸於玩細娛忘遠慮之境者也。 然人臣而如此, 猶可以爲庸淺鄙夫而止, 人君而如此, 則危亡之禍立至矣。 且以學問言之, 則尋行數墨, 專事目前記誦之業者, 卽細娛也, 雖若有味, 竟無益於己。 高着心眼, 以聖人事業自期者, 卽遠慮也, 雖若迂遠, 竟有大功。 以治道言之, 則因循苟且, 惟事應文備具者, 卽細娛也, 雖無目前之害, 而非繼天立極之本意。 夙夜無逸, 先立其大經大法者, 卽遠慮也, 雖無目前之效, 而竟爲明哲之后。 由此觀之, 玩細娛而忘遠慮者, 豈非人君之所可大懼者乎? 然又或有知其可懼而終亦不免者, 無他, 立志不固也。 苟立志牢固, 惕然勇克, 接一物則曰此無乃玩細娛也耶, 做一事則曰此無乃忘遠慮也乎, 如此下工, 念念不已, 則何患乎志之不立而政之不治也? 且此下章, 卽刺遠君子而近小人之詩也。 君子小人, 夫誰不欲辨之, 而惟其君子, 則守正不變, 可以忌憚, 故不期疎而自疎, 小人則阿諛苟容, 安於常情, 故不期親而自親。 是以君子, 則有一
僖負羈
, 而不能近之, 小人則有三百赤芾, 而不能遠之矣。 且似近事言之, 我
英考
末年, 朝象淆亂, 故贊善臣
宋明欽
, 以三百赤芾, 登諸疏章, 當時危機甚張, 倘非
英考
則哲之明, 則故贊善幾不免矣。 然其言終未見用, 馴致乙未·丙申之變怪, 一人之言用與不用, 而治道之汚隆係焉。 若此等處, 亦伏望深留省察焉。 上曰, 閣臣陳之。
象奎
曰, 曹之士大夫, 溺於細娛而不知遠慮, 譬之蜉蝣, 朝暮生死, 彼亦豈不知細娛之不足玩, 遠慮之不可忽, 而竟至於此者, 特以其循於私意而不能克也。 雖以治法政模言之, 聰明自用, 徒事目前文具之末, 而沾沾自喜, 不知遠圖者, 意非不勤, 而難乎其有功。 至於學問亦然, 尋行數墨於皮膜之外, 劬心溺力於藻采之末, 而初不能高着心眼於聖賢事業, 若是者雖自謂有遠慮, 而不免寢入於玩細娛之科, 蓋以目前細娛, 常情易狃, 而日後遠業, 智慮難及故也。 且以曹風觀之, 曹國之地與
冀州
近,
堯
·
舜
之化, 蓋嘗旁被, 至周亦有
文王
之後
郇伯
者, 爲之州伯而治之, 故曹國之俗, 素稱淳厚富庶, 及夫後世, 富而無敎, 則向之美風嘉俗, 一變而爲采采衣服矣。
傳
云從惡如流, 此豈非曹國之人, 私意日熾, 而漸流於惡者乎? 且候人之詩, 小人如鵜之在梁而奪漁人之利, 君子如季女之不妄從人而甘於困飢, 若是而國可以爲國乎? 此無他, 君子守貞而難狎, 小人苟容而易親, 故以至於用舍顚謬而不自悟也。 知事所奏立志之說固好, 苟能立志明理, 則君子小人之辨, 亦何難之有哉? 上曰, 維鵜在梁, 似是比體矣。
祖淳
曰, 果似比體矣, 而以有下句, 故爲興矣。 上曰, 玉堂陳之。
鎜
曰, 詩三百, 何莫非監戒處, 而此二篇, 尤似切實矣。 蓋玩細娛三字, 卽奢侈之病也。 夫爲奢侈, 則自溺目前之娛而不能有遠慮, 故奢侈之風, 本非興國之氣象矣。 且候人之詩, 後之讀此者, 莫不爲其君子者惜, 而爲其小人者痛, 而惟獨當時之曹君, 莫知辨焉。 蓋以當局之迷眼, 不似後世之尙論也。 伏望殿下於講讀之際, 深推學問之工, 明察治亂之理, 以抑奢擧賢爲第一用力處, 是臣等之望也。 上曰, 當時曹國, 無君子人乎? 何其不少用也?
祖淳
曰, 作此蜉蝣·候人之兩詩人, 亦皆君子人, 而特曹君不見用矣。
象奎
曰,
僖負羈
亦君子矣。 上曰, 作此詩者, 果皆君子人乎?
祖淳
曰, 候人, 雖凡人之稍賢者亦可作, 而蜉蝣則於我歸處一句, 有自任之意, 非大賢者, 則似不能作矣。 上曰, 君子必以季女比之者, 何也?
祖淳
曰, 季女之守貞, 君子之信道, 同其高潔矣。
象奎
曰, 季女不妄從人, 而君子不苟事人, 此所以引類取比者矣。 上命掩卷, 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
○ 癸亥八月初九日辰時, 上御
熙政堂
。 進講入侍時, 參贊官
金宗善
, 假注書
柳訸
, 別兼春秋
洪秉喆
·
徐有恂
, 知事
金祖淳
, 檢校直閣...
[ PC버전 ]